第129章 安置房的褶皱

“嗯!”刘大姐用力点头,“不是我们工会的人!也不是街道的!那些人…说话很客气,但话里话外的意思…就是劝他们选‘一次性货币补偿’,别要安置房!说什么安置房在南坡,离矿区远,生活不方便,孩子上学难…又说建房周期长,变数多,不如拿钱实在,想买哪里买哪里…甚至…甚至暗示,选了要房的,以后局里有什么帮扶政策,可能就轮不上了…”

王磊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。这手段,太熟悉了!软硬兼施,分化瓦解!利用矿工家属信息不对称和弱势地位,诱使他们放弃未来更稳定、价值更高的安置房产权,选择看似“实在”但极易被消耗、被盘剥的一次性现金!其目的,不言而喻——减少安置房需求,为后续在工程上“做文章”腾挪空间!

“都是哪些人?”王磊的声音低沉沙哑。

“家属们也说不清具体是谁…只说看着像干部模样…开着小车…”刘大姐皱着眉头回忆,“哦!对了!有个家属说,她好像看到…看到钱伟明以前的那个司机小陈了!虽然戴着口罩帽子,但那走路的姿势她认得!钱伟明出事前,小陈总开车送东西去她家!”

钱伟明的司机!一个已经随主子倒台、本该消失的小角色,此刻却鬼魅般地出现在矿工家属身边“做工作”!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钱伟明虽倒,但他背后的关系网,他留下的某些“资源”和“路径”,并未被完全斩断!有人,正在利用这些残余的触手,悄悄伸向最脆弱、最需要关怀的矿工家属!

“这些确认书…”王磊拿起那叠按着红手印的纸。

“我…我暂时压下来了!”刘大姐连忙说,“我说要等局里统一政策解读!不能急着签!但…但王专员,我担心压不住太久…有些家属…真的被说动了…”

王磊看着纸上那些鲜红的手印,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,此刻却成了某些人眼中可以随意摆弄的筹码。他缓缓站起身,走到窗边。矿区南坡的方向,还是一片荒芜的山地。郑毅规划的“矿工之家”,还停留在精美的规划图上。

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,拨通了基建科临时负责人的号码(原科长刘正国已被带走)。

“安置房项目…一期工程…招标文件…存档…全部…调来。”王磊的声音沙哑却清晰,“现在。”

他放下电话,目光重新投向窗外。赵立春的风暴看似远去,但在这片承载着血泪和希望的土地上,新的褶皱正在形成。这次,褶皱隐藏在“关怀”的名义下,包裹着“安置”的糖衣,其内核,依旧是肮脏的权力与利益的交易。郑毅想用安置房项目来填补权力真空,转移视线,甚至洗白某些东西。但王磊知道,矿工的血泪筑不起某些人的通天塔。他手中那叠按着红手印的确认书,就是撕开这层新褶皱的第一道口子。而那份即将送来的、三年前的安置房一期招标文件,或许就是揭开所有伪装的钥匙。安全的路,不仅要通向地底深处,更要守护好那些在阳光下、本应得到安宁的家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