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秋光里的笔与镰

她开始分发作业纸。吴普同拿到手里,纸张边缘有些毛糙,墨迹在粗糙的纸面上微微洇开。他低头看去:

**语文作业:**

1. 抄写并背诵课本第5课《秋天》全文。

2. **观察日记:** 观察一种你家里或地里正在收获的庄稼(如玉米、花生、红薯等),写一篇观察日记(写在你的日记本上,返校后交)。要求:写出它的样子(颜色、形状、大小),它是怎么收获的?你参与了什么?看到丰收,你心里想到了什么?

3. 收集10片不同形状、颜色的落叶,夹在书里压平,返校带来。

**数学作业:**

1. 完成练习册第15-20页(应用题部分)。

2. **实践估算:** 帮家里干活时,注意记录用了多少时间(比如掰玉米一垄用了多久),试着估算一下总量(比如一垄玉米大概多少斤)。

作业内容清晰地印在纸上。吴普同的目光死死钉在那第二项语文作业——“观察日记”上。要观察庄稼的样子?写怎么收获?还要写参与了什么、想到了什么?这……这比平时随便写写“今天干了什么”难多了!特别是还要写“心里想到了什么”?他能想到什么?除了累,大概就是盼着早点干完活吧?还有数学的“记录时间”、“估算总量”,这怎么弄?干活的时候难道还要带着纸笔和表(家里根本没有表)去记时间?他眼前仿佛已经看到爹娘在烈日下挥汗如雨,自己却手忙脚乱地想着作业,然后被爹不耐烦地呵斥:“磨蹭啥!赶紧干活!” 一种巨大的、混合着畏难和抵触的情绪瞬间攫住了他。刚刚对假期的美好憧憬,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。

“作业不多,”林老师的声音打断了底下的嗡嗡议论,带着不容置疑的强调,“但每一项都要用心完成。特别是观察日记和数学的实践估算部分,我希望看到你们的真实体验和思考。这不是为了为难大家,是希望你们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和眼睛看到、双手做到的事情联系起来。” 她的目光扫过吴普同略显苍白的脸,似乎停留了一瞬,“返校后第一件事,就是检查作业。好了,现在,下课!祝大家秋收顺利,平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