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张秋菊。”
……
名单念完了。有人欢喜有人愁。张二胖的名字果然不在其中,他懊恼地捶了一下桌子,把头埋进了臂弯里。另外几个落选的同学也神色黯然。
林老师公布了每个人的具体分数。王小军毫无悬念地高居榜首,语文96,数学98,总分194!吴普同的成绩是语文88,数学82,总分170,排在入选名单的中下游,但确确实实进入了前百分之五十!这个分数,尤其是语文,比他预想的要好很多!那篇真情实感的作文显然帮了大忙。数学虽然不高,但也勉强过关了。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感涌上吴普同的心头,冲散了之前所有的忐忑和沮丧。他成功了!他靠自己的努力,赢得了去镇上“打仗”的资格!
“入选的同学,”林老师的目光扫过吴普同他们几个,“不要骄傲,这只是一个起点。镇上的比赛,汇聚了各个学校的尖子生,竞争会更加激烈!从今天开始到比赛前,每天放学后留校一小时,我们进行集中复习和模拟训练!”
接下来的日子,对吴普同来说,是更加高强度的冲刺。每天放学后,当其他同学背着书包欢快地冲出校门时,他和另外十几个入选的同学,还要留在教室里。林老师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,分析易错题型,进行模拟测试。灯光下,他们埋首于题海,笔尖沙沙作响。吴普同感觉自己的神经时刻紧绷着,像一张拉满的弓。但他没有抱怨,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目标感。他要把林老师讲的每一个字都吃透,要把练习册上的每一道难题都攻克。
终于,镇上统考的日子到了。
这一天,吴普同起得格外早。李秀云特意给他煮了个鸡蛋,又把他那件最干净的蓝布褂子熨得平平整整。“同同,别紧张,好好考就行。”母亲的话简单,却给了他莫大的温暖。吴建军没说什么,只是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。
中心校在柳林镇边上,离西里村有七八里地。林老师亲自带队,领着十几个孩子,步行前往。一路上,孩子们既兴奋又紧张,叽叽喳喳说个不停。吴普同沉默地走着,看着路两边陌生的村庄和田地,手心微微出汗。这是他第一次因为“考试”而走出西里村,走向一个更广阔也更具挑战的舞台。
中心校的规模远比西里村小学大得多。几排整齐的红砖瓦房,一个铺着炉渣的操场,操场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。此刻,操场上、走廊里,到处都是从各个村小汇集而来的学生和带队老师,黑压压一片,人声鼎沸。陌生的面孔,嘈杂的环境,让吴普同感到一阵眩晕和莫名的怯场。他下意识地靠近了林老师和王小军。
“别怕,就当是在自己学校考试。”林老师察觉到了他的紧张,低声安慰道,眼神温和而坚定,“记住老师讲的重点,仔细审题,认真书写。”
按照指示牌,他们找到了四年级的考场——一间宽敞明亮的大教室,窗户很大,桌椅都是统一的黄色木制课桌椅,比他学校的破旧长条桌凳好多了。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学生,来自不同的学校。监考老师是两个陌生的、表情严肃的中年男老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