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十字路口的抉择

"你们政治历史不是挺好的吗?"吴普同惊讶地问。

王红梅满不在乎地说:"理科男生多啊,多有意思。"

李静瞪了她一眼,认真解释道:"其实是我爸说的,理科将来选择专业多,好就业。"

杨老师把吴普同叫到办公室谈话。

"你的情况比较特殊,"杨老师看着他的成绩单,"文科理科都可以,但要考虑长远发展。你有什么想法?"

吴普同老实地回答:"老师,我也很矛盾。文科稍微好一点,但又怕将来考大学难。"

杨老师点点头:"你的担心有道理。这几年文科录取分数线确实比理科高,而且招生名额少。不过最重要的是看你的兴趣和能力。"

兴趣?吴普同愣住了。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。从小到大,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,为了走出农村,何曾考虑过什么兴趣?

放学后,他特意去了一趟县图书馆——这是县里唯一能接触到外界信息的地方。在阅览室,他找到了一些大学招生简章和就业指南。

仔细研究后,他发现赵强说的没错:理科的专业选择确实更多,从工程技术到医药卫生,应有尽有;而文科主要集中在师范、法律、经济等几个领域。更重要的是,理科的录取分数线普遍比文科低二三十分。

"二三十分啊......"吴普同喃喃自语。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。

回家的路上,他遇到了娟子。听说他在为分科烦恼,娟子笑着说:"我当年也纠结过。最后选了文科,因为实在学不会物理。"

"那你后悔吗?"

娟子想了想:"有时候会想,如果选理科会不会不一样。但既然选了,就只好走下去。重要的是不要后悔自己的选择。"

晚上,吴普同躺在床上辗转反侧。月光从窗户照进来,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他想起父亲在工地上的身影,母亲在地里的劳作,妹妹带病学习的坚持......

最后,他坐起身,点亮煤油灯,在日记本上写下:"既然都是为了走出农村,为什么不选一条更稳妥的路?理科虽然难,但只要努力,总能跟上。而文科的风险太大,我承担不起。"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第二天,吴普同在分科志愿表上郑重地写下了"理科"两个字。

让他意外的是,辛志刚也选择了理科。

"你怎么也......"吴普同惊讶地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