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我留了五十呢,"家宝笑笑,"够用了。"
吴建军也掏出钱来:"我这有一千二,开春买化肥,剩下的给普同买复习资料。"
吴普同看着父亲和弟弟,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。这些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艰辛换来的。
睡前,家宝挤到吴普同屋里:"哥,咱俩睡一屋吧,想说说话。"
兄弟俩躺在床上,聊到很晚。家宝说起工地的辛苦,但也说起学手艺的自豪;说起想家,但也说起对未来的憧憬。
"哥,你一定要考上大学,"家宝在黑暗中说,"替我看看大学是啥样。"
吴普同重重地点头,虽然弟弟看不见。
第二天,家里的气氛完全不同了。有了男人的家,仿佛有了主心骨。吴建军修好了漏雨的屋顶,家宝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。李秀云和小梅忙着拆洗被褥,准备过些天晒粮食用。
邻居们也都过来串门,院子里时常响起欢声笑语。张有福来看吴建军,两人蹲在门口抽烟聊天。赵大娘来借东西,其实是想看看家宝带来的新鲜玩意儿。
最开心的是小梅。她帮着母亲做饭,跟着父亲下地,还让家宝教她认建筑工具。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,回荡在院子里。
吴普同仍然每天学习,但心情轻松了许多。有时家宝会端来热茶,有时小梅会送来点心,父亲虽然不说话,但会默默给他的煤油灯添油。
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,李秀云按习俗做了丰盛的食物。一家人祭拜仓神,祈求今年粮食满仓。
"今年肯定是个好年景,"吴建军看着满满的粮囤,"麦子长得好,家宝出师了,普同要考大学,小梅病好了。"
这是他第一次说这么多吉利话,李秀云听得直抹眼泪。
二月初二龙抬头,家里吃了春饼。饭后,吴建军和家宝又要出发了。这次是去石家庄的新工地,听说待遇更好。
送别时,没有太多伤感。大家都知道,这次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。
"好好学习,"吴建军拍拍儿子的肩,"别惦记家里。"
家宝则悄悄对吴普同说:"哥,我打听过了,大学生都用手电筒看书,比煤油灯亮。等我下回回来,给你买个手电筒。"
看着父亲和弟弟远去的背影,吴普同心里充满力量。这个迟来的团圆,像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田。虽然分别依旧,但希望已经生根发芽。
他在日记本上写道:"这个迟来的春节,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家的力量。爹和家宝用坚实的肩膀扛起这个家,我和小梅要用自己的方式为之奋斗。一九九八,必将是个丰收年。"
院子里,小梅正在晾晒被褥。阳光洒在她身上,温暖而明亮。吴普同深吸一口气,拿起书本,继续向着光明的前方迈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