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题目让他想起了很多:父母的期望、妹妹的病、小伙伴们的不同命运、自己对大学的渴望......思绪如潮水般涌来,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开始构思。
正式开考的铃声响起,考场里顿时响起一片沙沙的书写声。
吴普同先快速浏览了全部试题,然后按照老师平时指导的顺序作答。基础知识部分较为顺利,阅读理解有些难度,但他稳扎稳打,一道题一道题地攻克。
最后写作文时,他文思泉涌,笔下如有神助。他写到了科技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变化,写到了知识如何改变命运,写到了自己对计算机世界的向往。800字的要求很快达到,但他仍意犹未尽。
交卷铃响起时,吴普同满意地放下了笔。第一场考试比预期顺利,这给了他很大信心。
中午,学校安排考生在县一中的食堂就餐。吴普同和同学们围坐一桌,兴奋地交流着考试情况。
“作文题真好写,我写了整整一千字!”王红梅得意地说。 “我觉得阅读理解太难了,那篇古文我根本没看懂。”辛志刚愁眉苦脸。 吴普同没有参与讨论,他知道下午的数学才是真正的挑战。
果然,下午的数学考试给了所有人一个下马威。试卷发下来后,考场里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。题目难度明显高于平时模拟考,题型也更加灵活多变。
吴普同稳住心神,从选择题开始做起。前几题还算顺利,但越往后越难。一道函数题卡了他整整十分钟,最后不得不放弃,转向下一题。
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,他不停地用袖子擦拭。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后面的大题更是难如天书。他勉力解答,但心里明白,很多题目他都无法完全做对。
交卷时,吴普同的心情沉重了许多。考场里弥漫着一股沮丧的气氛,甚至有女生在偷偷抹眼泪。
“太难了,这比模拟考难多了!”一出考场,辛志刚就哀嚎起来。 “听说今年数学是省里出的题,故意加大难度了。”有消息灵通的同学说。 吴普同沉默地走着,心里计算着自己可能得到的分数。保守估计,数学恐怕连90分都不到(满分150)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回村的班车上,早上的欢快气氛荡然无存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寂。每个人都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得失,担忧着前途命运。
吴建军早已等在村口,看到儿子阴沉的表情,什么也没问,只是拍拍他的肩膀:“回家吃饭,你妈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。”
晚饭时,全家人都避开考试话题,只是闲聊些村里的琐事。吴普同感激家人的体贴,但数学考试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心头。
那晚,他失眠了。辗转反侧中,他想起老师说过的话:高考看的是总分,一科的失误可以用其他科弥补。他下定决心,明天一定要扳回一城。
第二天是英语和物理。
英语一直是吴普同的弱项,尤其是听力部分。当录音机里传出那串快速而模糊的英语对话时,他几乎懵了。只能连蒙带猜地作答。后面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也不好做,单词量不足让他举步维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