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开始闲聊起来,话题自然转到了高考和填志愿上。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宿舍,在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光影。
"我本来想报河北大学的,"李政说,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钢笔,"但分数差点,就来了这里。不过我觉得畜牧专业也挺好,将来应该好就业。"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周磊憨厚地笑笑,露出洁白的牙齿:"俺就想着学畜牧,好歹是个本科,觉得这专业将来应该不错。"
"我是被调剂过来的,"康大伟躺在床上,双手枕在脑后,"第一志愿报的计算机,分数不够。不过既来之则安之,我看学校介绍上说畜牧专业也有意思。"
李学家一边整理床铺一边抱怨,他的床上已经堆满了各种零食和饮料:"我也是被调剂的,本来想学经济管理的。谁知道被分到这个专业来了,听说还要下农场实习,真是的..."
梁天赋轻笑一声,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,他放下Walkman,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:"我倒是第一志愿就报的这个,我爸说农业院校将来有政策扶持,发展前景不错。"他的话虽然这么说,但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。
杨维嘉比较务实,他已经开始整理书桌了:"张家口农业院校少,这学校在省内还算不错,离家也不算太远。我觉得挺好的。"
张卫平小声说,手里不停叠着衣服:"俺...我能考上大学就很知足了,家里都是种地的,指望我出息呢。"吴普同注意到他说的是"俺",这个典型的农村用语,让自己感到几分亲切。张卫平的衣服虽然旧,但洗得很干净,叠得整整齐齐。
吴普同没有说话,心里却在想:520分在这个宿舍里算是不错的成绩了,但比起王小军和张二胖上的中专,还是差了一些。而且自己是复读才考上的,这点让他多少有些自卑。
天色渐渐暗下来,宿舍里的灯亮了。是那种老式的荧光灯管,发出嗡嗡的响声,光线有些晃眼,在每个人脸上投下不同的光影。
"这灯够暗的,"李学家又抱怨道,他不知从哪里拿出一个台灯接上,"晚上怎么看书写字啊?还好我带了台灯。"
"凑合吧,"李政说,他也在书桌上放了一个小台灯,"大学生了,别那么娇气。再说咱们第一周是军训,晚上应该没什么书写作业。"
正说着,敲门声响起,一个学长模样的人探头进来:"新生兄弟们好!要买电话卡吗?201卡,打长途便宜,往家里打电话必备!"学长手里拿着一叠电话卡,脸上带着推销员特有的热情笑容。
还没等大家回应,又进来一个学长,他提着一个大袋子,里面装满了各种日用品:"同学们需要日常用品吗?脸盆、暖壶、毛巾、衣架,都比小卖部便宜!质量保证!"
紧接着,又一个学长挤进来,背着个大书包:"笔记本、墨水、钢笔要不要?学习必备!军训期间也要记笔记的!"
宿舍里顿时热闹起来。八个新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推销攻势,显得有些不知所措,互相交换着犹豫的眼神。
梁天赋最先反应过来,他看了看学姐带来的货品,拿起一个暖壶仔细检查:"暖壶怎么卖?质量有保证吗?"
"八块一个,比小卖部便宜两块呢!"学长热情地说,"绝对保温,不满意明天可以退换!"
"来一个。"梁天赋爽快地付了钱,把新暖壶放在床头。
李政对卖电话卡的学长感兴趣,推了推眼镜仔细查看卡片:"201卡怎么用?往家里打电话真的便宜吗?"
"每个宿舍都有固定电话,插卡就能用,"学长耐心解释,指着电话机上的卡槽示范,"面值30卖25,50卖40,绝对划算!往家里打长途一分钟才三毛钱!"
李政想了想,从钱包里掏出钱:"来张30的吧。先试试看。"
周磊和康大伟围在卖日常用品的学长那里,挑选着脸盆和衣架。周磊拿起一个印着篮球图案的脸盆:"这个不错,多少钱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