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 故地惊鸿

权衡再三,李庭芝做出了一个大胆得近乎冒险的决定。

他要效仿昔年单骑入大获城劝降宋将杨渊的旧事,再行一次“单刀赴会”。

只不过,此行目的与当年截然不同。

汪家在利州扎根两代,与元廷利益捆绑极深,绝非言语所能劝降。

李庭芝只率领十余位最为信赖的心腹亲卫,轻装简从,径直来到青居山城下。

一行人递上名帖,言明南道宣慰使李忽兰吉,特来拜访故人之后,管军千户汪寿昌。

听闻这位在蜀地汉人世侯中辈分极高、权势赫赫的李氏家主亲自到访,汪寿昌心中虽掠过一丝诧异,却不敢有丝毫怠慢。

他亲自出迎,将李庭芝一行恭敬地请入千户总管府邸,设下丰盛宴席,盛情款待。

席间,汪寿昌神色谦卑,执礼甚恭,亲自为李庭芝斟酒布菜,言语间极尽晚辈之仪:

“李伯父大驾光临,实令小侄这青居山蓬荜生辉。只是不知是何等要事,竟劳烦伯父从章广寨移步亲临?着实让寿昌惶恐不已。”

汪家素重子弟教养,汪惟正本人便是“藏书二万卷,喜从文士论议古今治乱,尤喜谈兵”的风雅之人,汪寿昌的应对倒也显得得体有度。

李庭芝安然坐于主位,对这位小辈的谦恭姿态尽收眼底。

他的面上却不动声色,只平淡地摆了摆手,语气带着几分老年人特有的感慨:

“倒也没什么紧要军务。许是人老了,总容易恋旧,便想着来这故地走走,看看。”

说罢,李庭芝目光似乎有些悠远,扫过府邸熟悉的梁柱,轻叹道:

“此地,毕竟是你大伯良臣公与老夫当年一同修缮、一同治理过的。而今他已故去,物是人非,总让老夫有些……唏嘘不已啊。”

听闻李庭芝提及已故的大伯汪良臣,并流露出感伤之情,汪寿昌连忙适时劝慰道:

“伯父切莫如此感怀。您老当益壮,雄风依旧,正是吾辈楷模,万不可妄自菲薄。”

他言辞恳切,带着对前辈的推崇,“想当年与您一并征伐蜀地的诸位先辈,大多已然作古。”

“而今您堪称是吾辈汉人世侯在蜀地唯一仅存的硕果老将,定要善加珍重,看着我们这些晚辈成长成才才是。”

随即,他又巧妙地恭维道:“况且,听闻庭望大伯如今担负巩昌路都元帅之重任,李氏门庭风光依旧,后辈子嗣定能承袭您的荣光,将李家门楣发扬光大,更胜往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