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璃的手指停在石壁前半寸,那道勺柄形的符号静静嵌在岩层深处,像是沉睡了千年的一句暗语。她没再往前,也没后退,只是把玉牌轻轻贴上自己的掌心——玉牌背面的纹路正微微发烫,像一块刚从灶灰里扒出来的红薯。
“它认得这个。”她低声说,声音轻得几乎被通道里那缕焦香吞没。
端木云挤在她身后,铠甲还卡着半边肩膀,听见这话忍不住嘟囔:“锅认灶神,墙认玉牌,咱们是不是还得拜一拜再走?”
公孙宇没理他,蹲下身盯着地面。那圈圈如年轮般的裂纹已经蔓延到了拐角处,围着符号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环,像是某种计时器,又像是一道冷却后的火痕。
“顺序。”公孙宇忽然抬头,“这些纹路有方向。从外向内,热力递减。说明这地方的运作,是按‘火候’来的。”
洛璃眼睛一亮,立刻从袖中取出那块米饼,没急着碰符号,而是先放在地上。米饼一落,整条通道的微光猛地一颤,像是被惊醒的猫尾巴抖了抖。
“食物能量能唤醒系统。”她喃喃,“但光有吃的不够,还得知道怎么煮。”
“你是说……这符号不是钥匙,是菜谱?”端木云瞪眼。
“差不多。”她伸手摸向符号边缘,指尖刚触到刻痕,下方一道极细的凹槽突然渗出一滴金色灵液,滑落在她指腹上。她不动声色地抹进袖口,只当什么都没发生。
“生火、加水、控温、收火。”她闭眼回忆建筑里的符号排列,“墙上的‘水涡纹’在左,‘火云纹’在右,中间是空缺的‘勺形’——这不是装饰,是步骤。”
慕容雪轻声道:“就像煎药,先泡后熬,火大伤药性,火小不出味。”
“对。”洛璃睁开眼,目光清亮,“所以要按顺序来。错一步,锅就糊了。”
公孙宇立刻掏出机关匣,拧开侧面螺盖,抽出一根银针探条:“我来记录光纹变化。你每激活一个阶段,我记下对应的波动频率。”
“武力破墙不行?”端木云摩拳擦掌,“我一剑劈了它,省事。”
“你劈得开空气吗?”公孙宇冷笑,“刚才那堵假墙,灵力回路封印都没断,凭你那蛮力?”
“我这是叫果断!不是蛮力!”
“都闭嘴。”洛璃抬手,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,“这不是机关,是仪式。它要的不是力道,是‘懂’。”
她从怀中取出灶心木,木身早已温润如玉,轻轻抵在第一个符号上——那是“勺”形起点,象征食材入锅。
灵力缓缓注入,符号边缘泛起淡金色光晕,像油星落在热锅上“滋”地一响。紧接着,地面年轮纹路开始由外向内逐层亮起,一圈接一圈,如同火苗顺着柴堆爬升。
“第一段,生火。”公孙宇盯着银针尖端的颤动,“频率稳定,波长偏暖,符合初始加热特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