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4章 秣马厉兵,袁氏崩乱

小主,

袁绍听闻曹操再次来攻,又惊又怒,病情急剧加重,呕血不止。

他强撑病体,命令次子袁熙从幽州引兵来援,外甥高干从并州出兵策应,又令长子袁谭与镇守邺城的袁尚合力迎击曹操。

然而,袁氏兄弟各怀鬼胎,互不信任。

袁谭怨恨父亲偏爱弟弟,更恨袁尚占据邺城继承大势。袁尚则忌惮兄长势力,担心其夺位。袁熙、高干亦是观望不前,保存实力。

如此军令不行,各自为战,岂是曹操对手?

曹操抓住其弱点,分兵击之,连战连捷。

袁谭败于乐陵,退守平原。

袁熙、高干援军遭曹仁、夏侯渊伏击,损失惨重,溃退回幽、并。

袁尚在审配、逢纪辅佐下,据守邺城,勉强支撑。

败报接连传至邺城袁绍病榻前。

袁绍本已油尽灯枯,闻听诸子败绩,盟友观望,气得大叫一声,口喷鲜血,昏死过去。

医者抢救良久,袁绍悠悠转醒,已知回天乏术。

他环顾床前,只有审配、逢纪等少数近臣,儿子们或在战场,或在外郡,竟无一人守在身边。

悔恨与悲凉涌上昔日英雄心头。

——当初假如听从田丰、沮授之言……或不对诸子有所偏私,早定名分,又会如何?

可惜,世间没有后悔药。

建安七年夏五月,曾经雄踞北方,不可一世的枭雄袁绍,在邺城忧愤病逝。

审配、逢纪等人发丧,传袁绍遗命,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,领冀、青(名义上)、幽、并四州牧。

消息传出,袁谭大怒,宣称遗命有假,自立为车骑将军,屯兵黎阳,与袁尚决裂。

袁氏内部,刀兵相见之势,一触即发。

袁绍病亡的消息,如旋风般传遍天下。

曹操闻讯,仰天大笑:“天助我也!河北唾手可得矣!”

他再无顾忌,立刻以天子名义,下诏斥责袁谭、袁尚兄弟不孝,勒令其交出权柄,同时尽起大军,以曹仁为先锋,夏侯渊、于禁等将为辅,浩浩荡荡,直扑邺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