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安兴起后,因刘骏与陶谦日渐交恶,以及因淮安大量吸收各郡县百姓。
为避免人口大量流失,徐州各处早已严禁百姓私自前往淮安。
虽然淮安技术、农具、让各地收成上涨,但土地不在百姓手上,所以徐州百姓并未因此受惠。
这就导致了大部分百姓依旧贫苦,而刘备似仁义闻名天下,在这个时代倒真的是难得的好官。
至少他没有盘剥百姓,还鼓励开荒,救济百姓。加上他长袖善舞,得当地士族支持,因此在他治下,百姓还能吃得上饭。
整个徐州,除淮安外,唯有刘备治理的小沛相对能安居乐业。
此外,刘备还厚着脸面前往淮安学习农务,并争取到了新农具、化肥等物支持。
不得不说,在侍人接物上,就连刘骏也不得不受他的人格魅力影响。
刘备这人,从表面上,很难找出他的阴暗面。
当一个大男人当着你的面为百姓抹眼泪恳求,那种冲击,相当震撼。
刘骏哪怕内心对他有防备,还是被深深触动,最终帮了他一把。
刘骏永远忘不了,当他答应相助时,刘备那副真挚、感激涕零的表情。
如果说一个人能演得那么真,那这个人不是真善,那他的城府就相当可怕了。
除此之外,就不得不提一下,刘骏与刘备两人在徐州的声望。
刘备的名声,在徐州民间极好,加之他与士绅交好。可以说,从上到下,对他的接受度很高。
而刘骏的名声则是两极分化。
一来,他抄没淮安本地豪族产业,让各地乡绅不喜。
二来,淮安疯狂吸收周边人口,让人恨得咬牙切齿。
三,则是他的淮安带来了泼天财富。
这就导致乡绅们对刘骏是又爱又恨。
如今他不装了,直接动手抢地盘,更是让他们人人自危。
百姓倒是对刘骏观感极好。可惜官老爷不许他们迁户,他们也没有选择权。
对大多数百姓而言,刘骏的好远在天边。加之士绅有意无意抹黑恐吓,刘骏的形象在远离淮安的地方很玄幻。
综上所述,刘备能成为徐州牧,对大多数人而言,无疑是个好消息。
所以,有人出来一组织,这些百姓就自发的写下万民书跑来了。
刘备呢,他想当徐州牧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