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军校砺心

甘宁放下酒碗,略一思索,答道:“主公器利,赏罚分明,故将士用命。”

“器利、赏罚,固然重要。”刘骏摇摇头,正色道,“然究其根本,在于‘军魂’二字。”

“我淮安军中,无分新旧、出身,皆乃‘淮安子弟兵’!”

“何为子弟兵?”刘骏脸色极其郑重,“其,不仅要效忠主君,更需知晓为何而战,为谁而战;

须有严明纪律,懂令行禁止;须通晓文书军令,能读会写;

更须深知保境安民之责,而非逞个人血气之勇。

此非一朝一夕可成,需烈火淬炼,方能铸就。”

他遥指向北方淮安城方向:

“我军在淮安设有军校一所。凡军中什长以上军官,乃至有功士卒,皆需入内受训,毕业考核通过,方能任职。

其间训练极严,淘汰甚众,可谓闻者色变。然,凡能坚持出校者,皆可称军中栋梁,前途无量!”

刘骏笑眯眯道:“兴霸与麾下豪杰,皆万人敌,水上蛟龙,然欲真正成为我淮安水师强军,而非一流寇强豪,恐需经此一番磨砺。不知……兴霸可敢往之?”

甘宁闻言,酒意上涌,豪气顿生,拍案而起:“有何不敢!主公军校,莫非是龙潭虎穴不成?若我与儿郎们不能毕业,甘宁无颜占据都督之位,自当解甲归田!”

刘骏抚掌大笑:“好。一言为定。待广陵防务安排妥当,你我便同返淮安。”

数日后,甘宁将防务交由赵虎代掌,亲自挑选了百余名原锦帆贼中的头目骨干,意气风发地奔赴淮安军校。

这帮人听说要去淮安进军校,以为是去享福受赏,个个兴高采烈,簇拥着甘宁,浩浩荡荡随刘骏返回了淮安城。

第一日见识淮安繁华,众将士无不震惊狂喜,暗讨,淮安怕是不比皇帝老儿的都城差上多少。

为了避免这些桀骜不驯的狂徒惹事生非,仅仅让他们看了一眼淮安的繁华,第二日,刘骏便将他们丢进了军校。

这群水上强人,本以为区区一学院不过如此。可一入淮安军校那肃穆的大门,嘹亮的号令声、整齐的队列踏步声、教官严厉的呵斥声便扑面而来。

森严的气氛瞬间让这群散漫惯了的老油条感到一阵不适。

“都给老子精神点。别丢了咱们水师的脸。”甘宁强自镇定,大声呵斥手下,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有些打鼓。

很快,他们就领略到了什么是“现代军事训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