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8章 (中): 禁报风云

禁报数月,曹操在书房内接到各地雪片般飞来的情报,脸色却一日沉过一日。

“报!豫州汝南、颍川等地,仍有大量报纸暗中流传!”

“报!兖州各郡士人私下传阅热议,禁之不绝!”

“报!许昌城内,黑市报价已翻十五倍!求购者众!”

曹操气得一掌拍在案上,震得笔砚乱跳,愤愤然:

“岂有此理!难道堂堂朝廷就奈何不了这小小报纸?”

郭嘉眼中闪过一丝无奈,轻声建议:

“明公,既然禁之不绝,堵则溃堤,何不顺势而为,也办一份我们自己的‘许昌旬报’或‘朝廷邸报’?以正视听?”

曹操闻言,先是眼中一亮,随即化为苦笑,摇了摇头:“奉孝之策,岂是不知?然办报非是发布檄文、公告,

需有精通此道之人操持,文章需能引人竞读,方能与《淮安旬报》抗衡。

我等麾下,善写策论檄文者众,能写这等‘有趣’文章者寥寥无几。仓促效颦,恐徒增笑耳。”

谋士们面面相觑,皆露难色,一时无言。

曹操这话,还是说得含蓄。

实际上,是“朝廷”的文章,旁人根本不买账。

这事从之前发出的公告,就能看出几分端倪。谋士们也是心知肚明,故没人吭声。

至于郭嘉,无非是代曹操把话说出来罢了,也并非什么建言。

果不其然,会后曹操还是偷偷令人按郭嘉的建议办了。结果如何,他自己都没把握。毕竟有两大难点卡着,就算文章能写出来。载体怎么办?

在这无声的舆论战场上,权倾朝野的曹司空,第一次感到了一种陌生的束缚与无力。

他仿佛一拳打在绵软的絮团上,落了下风,且不知该如何有效反击。

与此同时,淮安报房编辑部内,灯火通明。

刘骏正在听取糜竺的汇报。

窗外月色如水,倾泻在堆积的校样纸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