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 文和毒计

至这日起,淮安军改称广陵军。

赵云领骑兵,号“北营”。陈到领步兵,号“东营”。甘宁领水军,号“南营”。刘骏另立中央军,号“亲卫营”。

再加上张绣的西营。东西南北中,共五大营,扩至三万众。

除此之外,淮安城另有军工营、后勤营,广陵各城有民兵营(预备役)、治安队、商护队等准军事力量,共计十数万人。

与其他诸侯不同,广陵的民夫不计入军方数量。包括接受过军事训练的民练团,同样不在统计数据之内。

直白点来说就是,广陵虽然看起来仅仅是个拥兵二三万的小郡城,但实际上,他随时可以拉起一支十几万人的大军。

(如果粮食军械跟得上,或者刘骏愿意降低士兵素质与装备的话。)

贾诩在淮安城由徐庶陪着,在城内城外,军营工坊,田间地头,走了个遍。

他越看越心惊。

淮安雄城,已立于不败之地:

其城大、物资充足、设施齐全,且城高路硬,军民一心,此城,若非自乱,攻城者必绝望无比。

至于工坊,同样令贾诩心颤不已。

工坊之内,日夜不停产出的不止是琉璃、纸张、美酒,还有刀枪甲胄。流水线作业,标准化部件,恐怖如斯。

贾诩认为,广陵光是用箭,天下诸侯就有大半,不敢与之交战。

最后,最让贾诩满意的是,广陵的士兵。

天下精兵何其多,但与广陵兵相比,他们缺少“灵魂”。

刘骏这位新主公,以大义为根底,兼顾忠诚。不仅让士兵练搏杀、识字、算数、辩论时局。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,他专门成立了一支“思想训导队”分散在每个营队之中,称“政师”,专门用来指导士兵思想。

贾诩琢磨着这两个词,觉得背后发凉之余,又惊又喜。

总的来说,一圈圈走下来,贾诩算是彻底心安了。

主公把兵当士养,又把百姓当兵练,自始至终,所图绝非一城一地。

有兵才有权,才有一切。这是乱世诸侯必备的基本素质。

知兵!可见主公已是一名合格的诸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