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1章 入驻舒县

‘广陵的内鬼,也该跳出来了。’

一场更大的风暴,随着刘骏大军的追击,正式席卷向庐江、广陵两郡。

淮安城内,贾诩的网也正在悄然撒下。

刘骏亲率主力,尾随“败退”的孙策军,一路向西南方向,进入庐江郡地界。

庐江太守刘勋,本是袁术部将,受刘骏挑拔背弃袁术。后据沪江郡自立,又因惧怕袁术报复,故迁治所至皖城。

此人志大才疏,贪而无谋,得知孙策大军入境,吓得魂飞魄散,一边紧闭城门,一边四处求援。

孙策军并未强攻皖城,而是分兵扫荡周边各县,做出长期围困、断绝外援的姿态。

刘骏大军入境后,稳扎稳打,沿途收复被孙策“侵占”的县城,一边安抚百姓,一边展示军纪,以图日后占领庐江郡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同时,刘骏还派出大量斥候,侦查孙策主力确切位置和皖城情况。

刘骏军中有望远镜,无需靠近即可望尽一切,可谓是占尽便宜。

“主公,孙策军主力驻扎在皖城以南三十里处的皖口,依水立寨,与江东水军遥相呼应。皖城城内,刘勋惶惶不可终日,守军士气低落。”赵云汇报军情。

刘骏看着地图上的皖口和皖城:

“孙伯符倒是选了个好地方。进可攻皖城,退可入长江。围点打援,他这是想把我耗在庐江,好方便刘备行事?哼,打得一手好算盘。”

黄忠道:“主公,我军粮草转运不易,利在速战。需设法逼孙策决战,或另辟蹊径。”

刘骏沉吟片刻,问道:“庐江本地豪强,态度如何?”

徐庶派来的随军文吏答道:“回主公,庐江豪强多以舒县周李、皖城刘乔、居巢郑陈等几家为首。

刘勋无能,盘剥无度,豪强早已不满。孙策势大,部分豪强已有依附之意。我军改革之举令许多士族心生惧意,然亦有不少人持观望态度。”

刘骏抿抿嘴:“或许应当拉一踩一,可从豪强身上入手。”

“传令,大军向舒县进发,暂不理会孙策主力。”

“舒县?”赵云有些疑惑。

“不错。”刘骏解释道,“舒县周氏乃庐江望族,周瑜本家,或可做些文章。

李家则是当地豪强,与广陵商贾往来极多,想必更拥护我军。

若能拿下周氏、争取李氏,则可在庐江站稳脚跟,更能从侧翼威胁孙策大军、拿捏周瑜。即便不成,拿下舒县大邑,也可获得补给,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
“主公英明。”众将恍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