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9章 淮安北望尘埃落定

至此,刘骏势力范围南有长江天险,北有淮水护持,安全性大增。

刘骏大喜过望,再次下令重赏张辽及全军将士。

班师大军一路前行,不久进入广陵境内。

马车上,小乔好奇地掀开车帘一角,打量着窗外陌生的景色。

大乔则安静地坐着,手中捧着一卷书,却是许久未翻一页。她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即将抵达的淮安,那将是她们未来长久生活的地方。

刘骏骑在赤兔马上,开始再一次打趣并辔而行的赵云。

“子龙,秋儿那丫头知道你要娶她,是何反应?”刘骏笑问。

这一路,他已经变着花样问了十几次,把赵云调戏得人都麻了。

主公可真八卦啊。

赵云难得地露出些许窘迫:“回主公,云还未正式向她提亲。只是上次回淮安,与她说过心意。”

“哈哈,原来如此!放心,文姬信中说,秋儿那丫头听说后,欢喜得很,正在加紧绣嫁衣呢。”

刘骏大笑,“待回去,我便为你们主持婚礼,断不能让我的常胜将军委屈了。”

“谢主公!”赵云脸上泛起红光,一本正经拱手。

说笑间,刘骏目光投向北方,思绪已飞得更远。

庐江已定,南方暂安。

但北方的曹操和袁绍,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。

官渡之战的序幕,恐怕快要拉开了。自己如今坐拥徐州、两郡之地,兵精粮足,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巨变中,该如何自处?是趁火打劫,还是隔岸观火?

贾诩当真能凭口舌之利,为己挣得几分好处?

还有诸葛亮!从诸葛瑾处得知,诸葛亮如今可能去了颍川。不知什么时候会回返,今年,他该有十八了吧?

“历史”上,诸葛亮二十七岁出山。

此时去找他出仕,合适吗?提前八、九年,会不会让他历练不足,反而弄巧成拙,损失掉一员绝世人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