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曹胜负未分,他们此举乃是提前下注,分散风险。主公可利用此点,反其道而行之,将其牢牢绑住。”
刘骏闻言,身体微微前倾。
“哦?文和请细言之。”
贾诩道:“合作可不止于商业。
主公可提出,为保障工币在北地兑换信誉及大量资金安全。
要求甄家部分核心子弟及资产,南迁至淮安、广陵。美其名曰'便于合作,重点保护'。实则可为人质,亦可借此将甄家利益更深地扎根于我处。此为一。”
“其二,合作范围可扩大。除商货外,我广陵所产之军械,可列为专营供给甄家转售。袁绍与曹操大战在即,此类物资必然紧俏。
我方可控制输出数量与流向,既能赚取巨额利润,又能借此影响北方战局,甚至...
未来若有机会,可通过甄家渠道,与北方某些势力建立更直接的联系。”
“军械?”刘骏皱眉。
“主公,此军械非彼军械。长年以来,淮安工部有大量不良品产出,如今堆积如山,重铸不如新造。”
刘骏犹豫道:“他们的质量如何?”
“大多硬脆,比一般铁器还差上几分,不可久用。勉强算得上一次性用品。”
“嗯……”刘骏没立即下决定,“此事再议,我需先看看质量,再评估风险。文和,继续……”
“喏……”贾诩顿了顿,声音压低了些。
“其三,情报。甄家商队行走四方,耳目灵通。
合作深化后,可要求其定期提供北地,特别是袁曹两军动向、粮草囤积、民情舆论等消息。此乃无价之宝。”
徐庶在一旁点头补充:
“文和深谋远虑,除此之外,主公或可借此次合作。
以'联合组建商队护卫'或'保障工币运输安全'为名。派遣少量精锐人员,随甄家商队进入北方要冲之地,熟悉地理人情,建立据点,以为将来之用。”
刘骏听着两位谋士的剖析,思路愈发清晰,脸上不由露出满意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