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骏听得频频点头。
贾诩这是要把坏事变好事,把周仓当成一个典型来宣传。
如此,既彰显了自己爱才容人之雅量,又维持了军纪严明的表面文章,还激励了那些有心改过自新的人。
高!实在是高!
“就依文和之计!”刘骏拍板,“既然如此,‘不收匪类’的明面规矩暂时不变,以安民心,正视听。但可暗中灵活处理,设立审查机制,由政务司负责,对确有才能且心性已改者,予以特招。
同时,登报!大书特书!
将周仓主动赎罪、欲以清白身投军报效之事,大肆宣扬,重点突出其‘诚’与‘义’,以及本侯对人才的渴望、期许,以及许人悔过自新的胸襟。”
“主公英明!”众人领命。
数日后,《淮安新报》头版刊出长篇报道——《猛士周仓:涤尽前尘,诚心可鉴》。
文章详细描述了周仓自首赎罪的经过,以及其能与赤兔马赛跑的惊人脚力,最后写到广陵侯刘骏爱其才、重其品,特令其期满后入亲卫营执戟。
杂谈娱乐板块,则出了一篇短篇小说话本:《猛士赎罪记——从劳改营到君侯亲卫》。
话本写得绘声绘色,极力渲染了周仓的“义”与“勇”,以及刘骏的“明”与“恩”。
两篇文章,一篇针对文人雅士,一篇面向平民百姓。一经发行,立刻在徐州乃至整个天下引起了轰动。
市井之间,酒馆茶肆,人们都在议论此事。
“这周仓真是条好汉子!犯了事敢作敢当,还能被君侯看中,一步登天!”
“君侯真是明主啊!不但不追究前科,还如此重用。”
“看来在咱们徐州,只要有真本事,真心改过,就不怕没有出头之日。”
相对冷静的文士则大多一脸古怪:
“人岂可跑得过马?还是千里龙驹?刘仲远言过其实。”
“不过是千金买马骨之计尔。”
与普通人不同,这两篇文章在“游侠”“豪杰”中引发了难以想象的剧震。
要知道,此时天下大乱,无数英雄豪杰,迫不得已踏上了违法不义的道路。而周仓的经历,无疑给了这批本质不坏的豪杰们指明了新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