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因其身份敏感,主公不在,故一直未予明确答复。
没想到,他竟主动找上门来,而且是在这个节骨眼上。
贾诩思索片刻,笑道:“自从周仓之事登报以来,仿效来投者已有数百人。其中真义士有几何,不得而知。如今敌军势大,走好借机一试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文和欲令他们增援江北,戴罪立功?”
徐庶道:“不妥吧,此数百人皆是各地豪杰,此一去无异于以卵击石,恐寒了义士之心。”
“元直多虑了,不叫他们硬拼就是了,此数百人多为游侠,机警过人,应当无事。”
徐庶本就是游侠出身,想想也是。
“也好。”他点点头,转身对士兵道:“请廖壮士进来。”
“诺。”
片刻后,风尘仆仆的廖化大步走入厅堂。
他面容坚毅,眼神沉稳,虽衣着朴素,却自有一股不凡气度。
廖化抱拳行礼道:“草民廖化,拜见二位先生!”
徐庶打量着他:“廖壮士请起。听闻壮士欲投效我军,赴江北抗敌?”
“正是!”廖化抬头,“化,本良家子,迫于生计,误入歧途。今见周仓兄弟能涤尽前尘,为国效力,化心向往之。愿率麾下儿郎,赴前线杀敌,戴罪立功,求一个清白出身!”
贾诩淡淡开口:“壮士之心,我等知晓。然两军交战,非同儿戏。壮士与新兵无异,贸然上前线,只怕徒增伤亡。”
廖化正色道:“贾先生!化与麾下儿郎,或许不通正规战阵,但多年山林生涯,于侦查、袭扰、山地行军颇有心得。愿为前锋斥候,或潜入敌后,搅乱敌军!纵是马革裹尸,亦无怨无悔。”
见他语气恳切,徐庶与贾诩交换了一个眼神。
贾诩微微颔首。
徐庶沉吟道:“既然壮士有此决心,我便予你一次机会。命你为侦缉营暂代司马,率本部人马及赎罪营三百壮士,即刻前往寿春,听候张辽将军调遣。切记,一切行动,需遵号令,不得擅自行动。”
廖化大喜,单膝跪地:“廖化领命!必不负二位先生与主公厚望!”
当下,徐庶亲书一封书信,叫来赎罪营众壮士,交与廖化。
廖化退下后,徐庶看向贾诩:“文和,此人可信否?”
贾诩目光深邃,慢条斯理道:“观其言行,似出自至诚。且让他去江北。是忠是奸,是骡是马,战场上一试便知。纵有异心,在文远眼皮底下,也翻不起大浪。”
徐庶还是不放心,于是令快马先一步再送上一封信件给张辽,信中言明让他将廖化等人外派在城外,不可让其入城驻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