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丞凑上前一看,只见那《凭证》是一张小巧的木牍,上面预先刻印了税种、金额、日期等栏目,留有官府印章和市掾签押处;而《商户守则》则用最简洁的文字,列明了商户的权利和义务,特别是明确了“非持此凭证,商户有权拒缴任何费用,并可向御史府举报”。
“这……这是……”孙丞瞪大了眼睛,这种标准化的凭证和公开化的守则,他闻所未闻。
“从即日起,东市所有官方收费,必须使用此凭证,一式两份,商户执一份为凭!所有规章、税率,给本官刻在巨大的木榜之上,立于东市四门,公之于众,让每一个进出市场的人,都能看见,都能明白!”张苍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!”
孙丞被张苍这一连串组合拳打得晕头转向,但看着对方那冷峻的面容和手边那面沉甸甸的金牌,他只能咽了口唾沫,躬身应命:“下官……遵命!”
三日后,东市四门,立起了四面崭新的、一丈见方的巨大木榜。
上面用清晰的秦篆,刻满了经过重新厘定的、合理的税赋种类和额度,旁边还附有《东市商户守则》。
同时,一队治粟内史的官吏和御史府派出的书吏,开始在市场内挨家挨户发放那小小的、标准化的《市税缴纳凭证》,并大声宣讲新规。
整个东市都轰动了!
商贩们围着木榜,指指点点,议论纷纷,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小心翼翼的喜悦。
“快看!‘陶器落地税’没了!就说那是胡扯!”
“丝帛只有‘市税’和‘交易税’,哪有什么‘彩光税’!”
“这凭证好!以后交多少钱,写得明明白白!”
“守则上说,没这凭证,咱们可以不交钱?还能去告官?这是真的吗?”
胡荼和他手下的帮闲,看着那木榜和四处宣讲的官吏,脸色铁青,却又不敢造次。
他们试图像往常一样去一个鱼摊收取“腥气污染费”,摊主却鼓起勇气,指着木榜说:“胡掾,这新规上可没这项税,您要收,得给我凭证!”
胡荼气得脸色发紫,却见旁边就有御史府的书吏冷冷地盯着他,只能咬牙切齿地啐了一口,悻悻离去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张苍亲自来到了东市,站在人群之中。几个大胆的商贩认出了他,围拢过来,激动又忐忑地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