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王爷息怒。”身旁的幕僚低声道,“此女如今圣眷正隆,又有狄仁杰在背后支持,暂时动她不得。不过,她此番动作,也等于将自己放在了火上烤。漕运利益牵扯众多,她断了别人的财路,自然会有人记恨。”
武三思冷哼一声:“记恨?光是记恨有什么用!我要的是她死!吩咐下去,给本王盯紧她和她那个什么‘凤影’,一有机会,立刻报我!”
“是!”
与此同时,江湖之上,关于“凤影”的种种传闻,也开始悄然流传。
原本,蛇灵覆灭,新生“凤影”的消息,只在少数高层和原蛇灵内部人员中知晓。但经此漕运一案,凤影虽未直接露面,其展现出的情报搜集能力、精准的行动力以及能与内卫、乃至女皇直接沟通的深厚背景,都让各方势力侧目。
酒肆茶馆中,开始有人低声谈论,说有一支名为“凤影”的神秘组织,继承了蛇灵的遗产,却不行叛逆之事,专司情报与隐秘行动,甚至与朝廷关系匪浅。有人说他们高手如云,来去无踪;有人说他们眼线遍布天下,无所不知。
这些传闻半真半假,却无疑给“凤影”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强大的面纱。
许多原本对蛇灵敬而远之的正道人士,在听闻“凤影”宗旨变为“匡扶社稷,泽被苍生”,并且初战便清除了漕运蠹虫后,态度开始有所转变,从最初的警惕敌视,变为谨慎的观望,甚至有一部分人,对其铲除贪官、维护法纪的行为,隐隐生出了一丝好感。
毕竟,一个有能力、有手段,并且似乎愿意将力量用于“正道”的神秘组织,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,未必不是一件好事。
皇宫,御书房。
武则天看着案上另一份由狄仁杰呈递的、关于漕运案后续处理的奏章,嘴角泛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。她当然知道林薇在此案中的作用,也更清楚狄仁杰那份奏章背后,为林薇和凤影背书的意义。
“狄卿,你看此人,可用否?”武则天放下奏章,看似随意地问道。
狄仁杰躬身答道:“陛下,林薇此人,能力卓绝,心思缜密,更难得的是,似有超越个人恩怨之胸怀。此次漕运案,她依法办事,证据确凿,并未借机扩大事端,牵连无辜,足见其分寸。老臣以为,若引导得当,或可成为陛下手中一柄利刃。”
“利刃么……”武则天轻轻敲着龙椅扶手,目光深邃,“就怕这利刃,太过锋利,反伤其主。”
“陛下圣明。”狄仁杰道,“故而,用之,亦需防之,控之。如今她根基尚浅,忠于陛下之心,应无问题。日后如何,还需观其行,察其心。”
武则天微微颔首,不再言语。她心中自有盘算。林薇和凤影的崛起,打破了朝堂原有的某些平衡,这或许正是她乐于见到的。一把好用的刀,自然要时常打磨,至于最终是用来削铁如泥,还是弃如敝履,全在于执刀之人。
凤影别业内,林薇自然也听到了外界关于凤影的种种传闻。
她站在水榭边,看着池中几尾锦鲤悠然游动,神色平静。江湖震动,新势力崛起——这正是她想要的效果。经此一役,凤影算是真正在朝堂和江湖两个层面,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。
但这仅仅是开始。
名声是把双刃剑。它带来了威望与潜在的合作者,也带来了更多的关注、猜忌与敌意。武三思的敌视,其他潜在对手的警惕,乃至女皇那意味深长的“赏识”,都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。
“阁主,漕运案后续已了,我们下一步该如何?”赵乾来到她身后,轻声请示。
林薇收回目光,转身看向赵乾,眼神已然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睿智。
“传令下去,凤影各部,近期再度转入静默潜伏状态。消化此次所得,巩固现有网络,没有我的命令,不得擅自行动。”
“另外,让青鸾堂加强对朝堂各方势力,尤其是武三思一党的监控。玄羽堂继续暗中发展外围势力,积蓄力量。白虎堂的训练,一刻也不能放松。”
“是!”赵乾凛然遵命。
林薇抬头,望向皇宫的方向。她知道,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。前路注定布满荆棘,但她别无选择,只能在这惊涛骇浪中,驾驭着“凤影”这艘新生的航船,坚定不移地前行下去。
江湖已然震动,而属于她林薇和凤影的时代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