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来自皇帝的密旨

“望尔不负朕望,慎之,勉之。”——最后的期许与警告,意味深长。

林薇闭上眼,靠在椅背上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块冰凉的凤佩。巨大的压力如同山岳般倾轧下来,让她感到一阵窒息。

她可以拒绝吗?不可能。抗旨不遵,立时便是死罪。

她可以阳奉阴违,随便交一份调查报告敷衍了事吗?风险极大。以武则天多疑的性格和掌控力,很难瞒过她的眼睛。一旦被识破,下场同样凄惨。

那么,只剩下一条路——查!认真地查,深入地查!不仅要查,还要查得漂亮,查得让武则天挑不出毛病!

可是,怎么查?查什么?

这道密旨,本身就是最大的线索和陷阱。武则天让她查“皇室血脉流落宫外”,几乎等于明示了她的怀疑方向。她林薇,就是最大的嫌疑人,也是调查的核心对象。

自己调查自己?这简直是天底下最荒谬,也最危险的任务。

她必须跳出这个思维定势。武则天要的,或许不仅仅是一个“是”或“不是”的答案。她要的,是林薇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态度、能力、以及……最终的选择。

态度,是否忠诚?是否畏惧?是否心怀怨怼?

能力,能否在如此敏感、复杂的案件中,理清线索,找到真相?能否在各方势力的窥伺下,保全自身?

选择,当真相大白于天下(或者说,呈现于武则天面前)时,她林薇,将何去何从?是承认身份,寻求认可?还是否认一切,明哲保身?抑或是……另有图谋?

想通了这一层,林薇反而渐渐平静下来。恐惧解决不了问题,唯有冷静应对,方能寻得一线生机。

这道密旨,是危机,但何尝不是一个机会?一个向武则天证明自己价值与忠诚的机会?一个可以名正言顺、调动更多资源来调查自身身世的机会?甚至……是一个可以借此接触到更高权力核心的机会?

她站起身,将密旨小心翼翼地用明黄绫子重新包好,连同凤佩和“察”字令,一起放入紫檀木盒中,锁进了书房最隐秘的暗格。

然后,她铺开纸张,开始起草一份计划。一份关于如何“调查”二十四年前王皇后、萧淑妃旧案,以及“寻找”可能流落民间的皇室血脉的计划。

她知道,从这一刻起,她与武则天之间,一场无声的、凶险万分的博弈,正式开始了。而她手中的棋子,除了凤影的力量,便是自己的智慧与性命。

窗外,秋风萧瑟,卷起漫天枯叶。林薇的目光却愈发坚定明亮。她提起笔,在纸端写下了第一个名字,那是当年伺候过王皇后的一位早已“病故”的老宫人。调查,就从这些早已被时光掩埋的尘埃开始吧。无论前路是深渊还是坦途,她都只能,也必须走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