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武则天的密令:赴崇州协防

密令的核心意思很明确:

其一,确认突厥默啜大举犯边,崇州危殆。朝廷已调兵遣将,但援军抵达尚需时日。

其二,任命安定郡王薇月,以“协防使”身份,全权协助崇州守军防御事宜,关键时刻,有权调动崇州境内除右威卫主力外的一切可用力量(包括地方团练、甚至“凤影”这类非官方但效忠于她的势力)。

其三,严密监控崇州军中动向,尤其是右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及以下将领,若有任何异动,或与突厥勾结嫌疑,可临机专断,先斩后奏!

其四,此乃密令,不得宣之于众,“协防使”身份仅在狄仁杰及必要时向权善才透露,对外仍以郡王身份参与防务。

看完密令,林薇缓缓将信纸折好,收入袖中。心中念头急转。

武则天这道密令,用意极其深远。

表面上看,这是对她能力的再次肯定和重用。在国难当头之际,赋予她极大的权力,让她协助狄仁杰这位帝国柱石,共同守卫北疆门户。这无疑是对她之前崇州之功的褒奖,也是对她“凤影”力量的一种默许和利用。

但更深一层,林薇敏锐地察觉到其中蕴含的帝王心术。

重用,亦是调离。 神都洛阳,是帝国的权力中心。她这个身份敏感、能力出众、又刚刚获封郡王的新贵,留在皇帝眼皮子底下,本身就是一种不确定因素。尤其是在她可能已经引起武三思等人强烈忌惮的情况下,将她派往危机四伏的边关,既能让她发挥所长为国效力,又能将她暂时调离政治核心,减少在神都可能引发的波澜。可谓一举两得。

信任,亦是考验。 赋予她“监控军中动向”、“临机专断”的权力,看似信任无以复加,实则也是将她推到了风口浪尖。权善才是否是绝对忠诚?军中是否还有蛇灵或其他势力的余孽?这道密令,就是要她去做那个“恶人”,去甄别、去清除可能的内患。做好了,是分内之事;做不好,或者引发了新的矛盾,责任则在她。同时,这也是对她忠诚度和政治站场的又一次严峻考验。在她自身身世存疑的情况下,让她去对付可能存在的、与前朝(李唐)势力有牵连的军中将领,其用意,细思极恐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依赖,亦是制衡。 武则天显然知道“凤影”的存在和能量。在官方兵力不足的情况下,默许甚至鼓励她动用这股私人力量为国作战,既是对她的一种依赖,也是一种制衡。让她宝贵的核心力量消耗在边关战事中,既能增强边防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她自身的实力。

这道密令,如同一把双刃剑,既是机遇,也是陷阱。

林薇抬起头,看向狄仁杰。狄仁杰的目光平静,似乎早已料到密令的内容,只是静静地看着她,等待她的反应。

她又看向那名内卫密使杨钊,对方垂手而立,眼观鼻,鼻观心,如同泥塑木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