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 第一次军事会议上的交锋

瞬间,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林薇身上。权善才的眼神带着审视,崔献甫则隐隐有一丝期待,而那些右威卫的将领们,目光则颇为复杂,有好奇,有不屑,也有一丝因她之前战绩而产生的忌惮。

林薇知道,这是她在崇州军方确立地位和影响力的关键一步。她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和建议。

她站起身,走到悬挂的城防舆图前,神色平静,声音清晰而沉稳:“狄公,权将军,崔大人,诸位。今日之战,确是试探。默啜用兵,向来谋定后动。他今日动用投石机与弓弩覆盖,目的有三:一,试探我城防坚固程度与守军反应速度;二,消耗我军箭矢、守城器械及士兵体力士气;三,寻找我城防体系的薄弱环节。”

她伸手指点舆图:“诸位请看,今日受损最严重的北城墙三段,并非巧合。一处靠近瓮城拐角,视野略有死角;一处下方地基据说早年曾有渗水,虽已加固,或许仍被其细作探知,认为相对脆弱;另一处则正对城外一处缓坡,利于敌军后续集结冲锋。默啜的攻击,极具针对性。”

这番分析入情入理,连权善才都忍不住微微颔首,他之前也隐约察觉,但未能如此清晰地归纳。

“至于崔大人所忧的消耗问题,与权将军主张的固守,其实并非不可调和。”林薇话锋一转,看向众人,“固守,并非被动挨打。我们可以在防守中,更加注重效率与反击。”

她继续道:“首先,针对敌军的投石机。我们可以集中城内所有神射手,配备强弓硬弩,不追求覆盖杀伤,而是专门狙杀其操作投石机的士兵和指挥的军官。同时,在夜间,可派出小股精锐,携火油等物,潜出城外,伺机焚烧其投石机。毁掉一架,我军压力便减轻一分。”

“其次,箭矢消耗。可令城中工匠与妇孺,大量赶制简易箭矢,虽不及制式箭矢精准,但用于近距离防御和覆盖射击,足以胜任。同时,敌军射上城头的箭矢,只要完好,皆可回收利用。”

“最后,关于守城策略。我建议采用‘重点防御,弹性收缩’之策。”林薇的手指在舆图上划过,“不在整个城墙平均分配兵力。而是在默啜可能主攻的北面及东西两翼,布置重兵和精锐,形成坚固支撑点。而在其他区域,则只留必要警戒兵力。一旦敌军在非主攻方向施加压力,守军可依托城内街巷、预设工事,进行节节抵抗,诱敌深入,再利用我们对地形的熟悉,围而歼之。如此,既可集中兵力应对主要威胁,又可避免无谓消耗,甚至能创造局部反击的机会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她提出的“重点防御,弹性收缩”,结合了现代军事理念中的弹性防御和纵深防御思想,在这个时代无疑是相当新颖和大胆的。尤其是“弹性收缩”、“诱敌深入”的说法,让一些习惯于依城死守的将领们面面相觑,觉得有些冒险。

权善才沉吟道:“郡王殿下此策,确有可取之处,尤其是狙杀操作手和夜间袭扰,可有效削弱敌军攻城能力。但这‘弹性收缩’……万一收缩之后,无法将入城之敌歼灭,导致防线崩溃,岂不危矣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