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沈韶华

这是光明市名流圈对 “康华千金” 的固有印象:出身优渥,性子高傲,哪怕面对长辈敬酒,也只是浅抿一口,从不与人过多攀谈。

众人皆知,康华集团的大小姐,出身高门,容貌倾城,却性子冷淡得像块冰,除了在余三少余睿面前,极少有人见过她真正柔和的模样。

沈家绝非普通商贾,而是光明市传承三代的高门大户。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,沈家就靠着进出口贸易起家,后来布局民生领域,从连锁商超到高端粮油品牌,再到覆盖全市的社区医疗中心,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。

如今的康华集团虽不像威远科技那般站在科技风口,却根基深厚,光是旗下持有的市中心商业地产,价值就足以与威远的某条业务线抗衡。

圈内人都清楚,沈家低调做民生生意,不过是求稳,真要论家族底蕴,未必输余家分毫。

可余家现在则不同了。威远科技的实验室里,光是与国家航天部门合作的‘星链通信’项目,随便拎出个专利都能抵沈家半年营收。这些都要依仗余睿从警打通了很多障碍。

威远去年给国家某科研机构提供的量子计算支持,光技术服务费就收了三个亿。威远科技的办公楼在光明市最顶尖的 “金融城” 顶层,整层实验室配备着全球最先进的量子计算设备。

研究团队里一半是海归博士,去年还拿下了国家 “十四五”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—— 单是这份 “国家队合作” 的背书,就足以让康华集团望尘莫及。

更别提余家大少余明哲,当年在哈佛商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,回国后直接接手威远的海外业务,去年刚主导了对欧洲某新能源企业的并购,将威远的海外市场版图扩大了三倍。

二少余明宇则深耕人工智能领域,旗下的 “智行打车” APP 早已垄断了南方五省的出行市场,据说连省交通厅都要跟他定期召开座谈会。

唯独余睿,成了余家的 “异类”—— 放着家族企业的高管职位不坐,偏要穿警服,进了市刑侦支队。可明眼人都看得明白,这是余家布的一盘大棋。

晚宴角落,几位头发花白的退休老干部坐在真皮沙发上,端着青花瓷茶杯闲聊:“余家这心思啊,太明显了。你看哪个真正的豪门没有政界人脉?

就说京城的那些大家族,哪个家里没几个在部委任职的?可光明市再繁华,在全国版图里也只是个二线城市,他们现在让余三少进警局,将来再往上提一提,等余家有了政界的人,再加上威远的科技实力,那才能算真正的‘豪门’。

我听说啊,余家老爷子早就托人跟省里的领导搭线了,就等着余三少做出点成绩,好往上推呢。”

由此,众人都默认,沈韶华的痴恋是沈家父母默许的。 毕竟沈康夫妇要是能借着女儿攀上余家,康华集团说不定能拿到威远的供应链订单,比如给威远的员工食堂提供粮油,甚至借余家的政商关系拓展省外市场。

小主,

连沈韶华自己偶尔都能听到这样的议论,上次在美容院做护理,就听见隔壁包间的贵妇说:“沈老板打得一手好算盘,知道自家生意做不大,就想让女儿嫁进余家。

可惜啊,余家看不上他那点家底,你没看余家人从来没跟沈家一起出席过活动吗?上次余老爷子过寿,邀请了半个光明市的名流,唯独没请沈家人。”

可只有沈家人知道,事实并非如此。

“你看沈大小姐那模样,刚才张总家的千金跟她打招呼,她就只是点了下头,这性子也太冷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