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着麻雀的指引,沈韶华避开了所有村民的视线。路过坐在门口择菜的老人时,她贴着院墙的阴影快步走过,老人的目光始终落在手里的青菜上,丝毫没有察觉。
遇到追逐打闹的孩子,她提前躲进巷道拐角,等孩子们跑远后才继续前行。
整个过程悄无声息,连脚下的落叶都没发出明显的声响,别说院子里的嫌疑人,就连最熟悉村子的村民,都没发现有外人潜入。
农村的民房布局很有特点 —— 虽然家家户户都带着宽敞的院子,但房屋大多紧挨着建造。
有的沿着巷道横向排成一排,院墙与院墙之间只隔半米;有的纵向前后相邻,后一家的院门几乎对着前一家的后窗。
甚至还有几户因为宅基地的原因,房屋斜着错开建造,形成纵横交错的窄小巷道。
而马老大选择的这个院子,更是 “精心挑选” 的结果。左边的邻居早在三年前就举家搬到市区,房子空了下来,院墙上长满了杂草,大门上贴着的 “出租” 启事早已褪色。
右边的邻居是个七十多岁的寡居老太太,耳朵不好使,平时很少出门,就算偶尔听到隔壁有动静,也以为是风吹过的声音。再加上村里的房子每户占地都有二十多平方米,院子宽敞、房屋隔音效果又差强人意,他们就算在屋里对孩子动手,声音也很难传到邻居耳朵里。
这一切,都成了这伙人藏匿的 “天然屏障”。
沈韶华绕到空房子的院墙外,后退两步,双脚蹬地轻轻一跃,双手精准抓住院墙顶端的砖块,手臂发力,身体像一片叶子般翻过院墙,稳稳落在院内的杂草丛中。
院子里的野草长到半人高,夹杂着不知名的野花,角落里堆着生锈的犁耙和破旧的木桶,显然很久没人打理了。
她猫着腰,走到靠近右边院墙的位置,将精神力彻底铺开 。 像一张细密的无形之网,瞬间笼罩住隔壁的院子。
沈韶华猫着腰,在空院子的杂草丛中缓缓移动,精神力透过院墙的缝隙,紧紧锁定着隔壁院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