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初识末世

一碗温水下肚,赵罗稍缓过些气力。他靠在母亲王氏垫过来的旧棉絮上,看着围在炕边的人——父亲赵远正用粗糙的手掌反复摩挲着他的手背,眼里是失而复得的后怕;赵伯公捋着花白的胡子,不住念叨“大难不死必有后福”;赵虎蹲在炕角,挠着头笑,眼角却还挂着没干的泪。

满室的关切涌过来,赵罗心里又暖又沉。他知道,自己活下来了,可这具身体的“死”,在他们眼里是实打实的——胸口那处刀伤虽不再流血,皮肉外翻的痕迹仍触目惊心。若此刻说自己记得一切,难免让人生疑;何况他本就需要时间梳理这具身体的记忆,更需要一个由头,好好问问这乱世的真容。

他轻轻蹙了蹙眉,装作茫然的样子,看向赵远:“爹……我头有点疼,好多事……记不清了。”

话音刚落,王氏的脸“唰”地白了:“记不清?罗儿,你不认得娘了?”她抓着赵罗的胳膊,声音发颤。

“娘我认得。”赵罗赶紧安抚,抬手碰了碰她的手背,“就是……之前发生了什么?我怎么会躺在这里?身上这么疼……”他故意皱紧眉头,露出痛苦又困惑的神色。

赵远心里一揪,只当他是挨了那一刀伤了脑子,忙拍着王氏的肩:“别慌,孩子刚醒,伤还重,记不清也正常。”他转向赵罗,声音放得极柔,“罗儿,你别怕,爹跟你说。”

他顿了顿,似是在斟酌词句,避开了那些太扎心的细节,却也把前因后果说清楚了:“咱们赵家村是铁匠世家,开春时接了县里的活,给边军造刀枪甲胄。按规矩,官府该发工饷和粮米,可负责这事的县丞刘坤,硬是扣着不给。这大半年天旱,地里没收成,家里早就断粮了……”

“昨日,我和你伯公带着族人去县衙讨工饷,”赵远的声音低了下去,带着压抑的恨,“那狗官不仅不给,还叫衙役动手打人。你……你为了护我,被他们……被他们捅了一刀,当场就……就没了气息。”

说到最后,他别过头,抹了把脸——方才以为儿子活了,狂喜压过了悲伤,此刻重提,那剜心的疼又翻了上来。

旁边的赵虎忍不住接话:“远叔没说全!那刘坤根本就是个吸血鬼!军饷早该下来了,准是被他贪了!还有那些衙役,下手狠得很,昨日若不是怕闹大,咱们怕是都得折在那儿!”

赵伯公叹了口气,颤声道:“这世道就是这样了。崇祯十三年,不是天旱就是蝗灾,北边鞑子闹得凶,南边又有流寇,朝廷只知道加税征兵,哪管咱们百姓死活?上个月邻村李家,一家五口,就饿毙了三口……”

“咱们村还算好,靠着打铁的手艺,往年还能换点粮。可今年不一样,兵器造了一堆,工钱拿不到,手里的铁料也快耗尽了。再不想办法,过不了冬,真要……”一个中年汉子没说下去,声音里满是绝望。

赵罗静静听着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