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 战后精进

大胜之后的铁石山,并未完全沉浸在喜悦之中。缴获的武器甲胄堆满了仓库,新投靠的流民在熟悉着山坳的规矩,高炉的火光依旧日夜不熄,但赵罗的身影,却更多地出现在了火器工坊。

工坊里,十杆燧发枪整齐地摆在木架上,枪管擦拭得锃亮,击发机构上的簧片泛着冷光。赵五叔公、赵栓等负责火器的工匠围在旁边,手里拿着工具,正在拆卸保养。

“这次能打赢,这‘惊雷枪’(族人们给燧发枪起的新名)立了大功。”赵五叔公摸着一根枪管,感慨道,“五十步外打穿铁甲,那周千总就是被它打跑的。”

赵罗点头,拿起一杆燧发枪,反复检查着:“是立了功。但这枪的毛病,也在战场上暴露得清清楚楚。”

他将枪放下,对众人道:“第一,装弹太慢。刚才试了试,最快的赵小石,装一次弹也得近二十息。战场上,二十息足够敌人冲上来好几次了,全靠战兵用钢刀挡着,才没出乱子。”

赵栓脸一红,他装弹稍慢,刚才试了用了二十五息:“小罗哥,这步骤太多了,倒火药、塞弹丸、用通条压实……一步都不能少,快不起来啊。”

“能快。”赵罗肯定道,“我在想,能不能把火药和弹丸预先包起来?比如用纸糊个小筒,里面装定量的火药,弹丸就放在纸筒顶上,用时一撕纸,把火药和弹丸一起倒进枪管,再用通条压实——这样能省掉称量火药、单独装弹丸的时间,至少能快一半。”

“用纸包?”赵五叔公愣了一下,随即眼睛一亮,“这法子可行!纸便宜,又轻,提前包好一堆,揣在身上,用的时候拿出来就成!”

“这叫‘定装弹药’。”赵罗补充道,“纸壳还能防潮,比散装火药方便携带。赵栓,你琢磨琢磨,用纸试试,看看怎么包最方便,火药量多少最合适。”

“哎!好!”赵栓连忙应下,已经开始琢磨用纸筒的大小了。

“第二,射程还是太近。”赵罗继续道,“这次狙杀周千总,五十步已经是极限,还得靠了望塔垫高。要是敌人在百步外列阵,咱们的火枪就打不着了,只能被动挨弓箭。”

这也是工匠们头疼的问题。枪管已经用了最好的坩埚钢,内壁打磨得很光滑,可没有膛线,弹丸飞出后还是会晃,远了就不准。

“枪管或许能再长些,火药提纯得更精些,弹丸打磨得更圆些,或许能再远个十几步。”赵五叔公思索着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