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思想熔炉

他指向墙上的图:“大家看,左边的小人为啥被欺负?因为散!右边的为啥能赢?因为抱成团!如今外面有官军盯着,鞑子要南下,流寇到处抢,咱们要是自己先分了心,有再多枪、再多粮,也守不住这铁石山!”

这是“形势教育”,没讲空话,只说大家亲身经历的事,屋里的人都低下了头,赵虎也红了脸——他想起庆功宴上族人说的“元从最能打”,确实有些过分了。

接着,赵罗讲“共同体理念”。他走到一个新附的军官(原官军小旗,归附后表现勇猛)身边,拍了拍他的肩:“李兄弟,你以前是官军,现在是铁石营的队长,你说,在这里待着,和以前在官军里有啥不一样?”

李队长站起身,声音有些激动:“以前在官军,当官的克扣粮饷,打胜仗没赏,打败仗背锅;在这里,府主不看出身,只看本事,我一个降兵,也能当队长,还能分到田!”

“说得好!”赵罗提高声音,“不管你以前是族人、流民,还是官军、俘虏,只要入了铁石山的门,就是‘铁石山人’!没有‘原族’‘新附’的说法,只有‘兄弟姊妹’!工坊里,你造的枪护着我;田地里,我种的粮养着你;战场上,咱们一起拼杀——这才是铁石山的规矩!”

屋里响起了掌声,连之前拘谨的新附主管,也跟着拍起了手。

最后是“纪律与未来”。赵罗拿出民政司制定的《铁石山规》,念了几条:“凡伤人者,按轻重罚贡献点;凡偷懒耍滑者,扣粮;凡立大功者,不管出身,皆升衔赏地。”又指着窗外的梯田和工坊:“咱们现在有粮吃,有枪用,以后还要盖更多房子,让老人有地方养老,让孩子能读书,让所有人都不用再怕被抢、被饿!但这得靠大家一起干,谁也不能拖后腿!”

第一堂课结束时,天已经黑了。赵虎走出石屋,还在琢磨赵罗的话:“以前只觉得守住山就行,现在才明白,让所有人都把这里当自己家,才是真的守住了。”

接下来的日子,讲习所的课一日不落。第二批是各队的伍长和工匠头目,第三批是普通战兵和农夫,连老人和半大的孩子,也由陈秀才带着,听简化版的课——讲“团结不饿肚子”“一起打坏人”。

夜晚的铁石山,不再只有工坊的打铁声和操练场的喊杀声。讲习所的石屋里,灯火通明,赵罗或陈秀才的宣讲声,夹杂着众人的提问和讨论声,飘出石屋,传遍山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