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 野战歼敌

徐州被围的消息,如野火般烧到了北京。顺治帝急召多尔衮议事,最终拍板:从山东济南调绿营总兵王承胤部五千人,从河南开封调绿营副将李际遇部四千人,分两路驰援徐州——清廷虽知刘泽清昏聩,但徐州乃运河咽喉,绝不能落入复国军手中。

消息第一时间被复国军情报司截获(南明暗线传递)。赵罗在徐州城外的临时指挥部里,看着密报冷笑:“多尔衮这是送人头来了。传令周毅:率疾风师全师、炮兵旅四门后膛炮、侦察骑兵团一个连,立刻赶赴微山湖东岸与徐州西南的柳林镇,分别构筑预设阵地,先打王承胤,再歼李际遇——记住,要借地形设伏,用火力优势打歼灭战,绝不能让援军靠近徐州半步!”

此时的赵虎,正继续率部“围点”:工兵的地道已挖到北城墙根,爆破室填满炸药;水师炮舰每日定时轰击东门,消耗城头守军;锐锋师则用喊话(“投降不杀,既往不咎”)瓦解清军士气——围而不攻,就是为了吸引援军,将其引入复国军的“野战陷阱”。

王承胤的五千绿营兵,是最先抵达的援军。这支队伍多由流民与散兵拼凑而成,装备低劣(仅百支火铳,其余为刀枪),且王承胤贪功冒进,未等河南援军汇合,就带着队伍沿微山湖东岸的官道急行军,想抢“解徐州之围”的头功。

他不知道,周毅已在官道两侧的芦苇荡与土坡间,布下了“口袋阵”:

左翼:疾风师第一团在土坡上挖掘散兵坑,架设两挺多管步枪,瞄准官道中央;

右翼:第二团隐蔽在芦苇荡中,每人携带手榴弹,待敌军进入口袋后从侧后突袭;

正面:四门后膛炮架设在土坡顶端,炮口对准官道入口(狭窄处,仅容两队并行);

收尾:侦察骑兵连埋伏在官道后方的树林里,负责截断敌军退路。

当王承胤的队伍全部进入“口袋”(官道狭窄段)时,周毅的令旗一挥:“开炮!” 四门后膛炮同时开火,炮弹精准落在敌军队伍中,炸得人仰马翻。官道入口瞬间被浓烟与尸体堵塞,后续士兵挤成一团,根本无法前进。

“不好!有埋伏!” 王承胤惊怒交加,刚想下令突围,左翼的多管步枪就响了——“哒哒哒”的弹雨扫过官道,清军士兵像割麦子般倒下;右翼的芦苇荡里,复国军士兵扔出的手榴弹接连爆炸,浓烟中,士兵们举着步枪冲锋,绿营兵吓得四散奔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