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 野战歼敌

城墙上的清军士兵,听到消息后更是军心大乱。有个士兵放下火铳,对身边的同伴说:“援军都没了,我们还守什么?复国军说了,投降不杀,还能回家种地……” 话音刚落,就有十几个士兵扔掉武器,顺着城墙的排水口爬下去,向复国军阵地跑去。

小主,

赵虎见状,立刻下令:“停止炮击,敞开北门的‘受降通道’(在反坦克壕上搭临时浮桥),只要清军放下武器,一律善待!” 受降通道刚打开,城墙上的清军就如潮水般涌下来,有的甚至带着自己的家人,手里举着白布,高喊“投降”。

刘泽清想阻止,却被身边的亲兵拦住:“将军,大势已去,再拦下去,士兵们会哗变的!我们还是逃吧,您挖的地道还能用……” 刘泽清看着城下投降的士兵,又看了看远处复国军阵地的红旗,最终咬咬牙,带着几名亲信,偷偷钻进了总兵府的地道。

围点打援的战斗结束后,复国军收获颇丰:

歼灭清军援军九千余人,生擒总兵王承胤、副将李际遇,缴获刀枪七千余件、火铳三百余支、战马两百余匹,极大消耗了清廷在山东、河南的绿营有生力量;

徐州守军投降者达三千余人(仅刘泽清等少数人逃脱),复国军几乎未费一兵一卒,就拿下了徐州城;

通过野战,复国军进一步检验了“预设阵地+火力优势+骑兵袭扰”的战术有效性,士兵的野战经验与士气大幅提升。

赵罗站在徐州城头,看着城内井然有序的受降场面,又望向远方的运河(水师炮舰正巡逻),语气坚定:“拿下徐州,打垮援军,我们不仅掌握了运河咽喉,更让清廷知道——华北的抗清力量,已不是他们能随意揉捏的。接下来,我们要以徐州为中心,辐射鲁南、苏北,把‘抗清根据地’的盘子,再做大!”

夕阳下,复国军的红色大旗在徐州城头迎风飘扬。这场“围点打援”的胜利,不仅巩固了徐州的控制权,更让复国军彻底掌握了战场主动权——从此,他们不再是“被动防御”的一方,而是能主动出击、歼灭敌军有生力量的“战略主导者”。清廷想再用绿营兵对付复国军,已难如登天;而南明军阀,看着复国军的崛起,更是愈发忌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