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师,我媳妇写的这篇短文这么好,应该能拿咱们扫盲班的第一了吧!”
小张老师摇摇头:“别着急,等我看完其他人的先,目前为止,没有看到比秦淮如同志写的更好的了。”
说着,她一边往后翻页,一边快速浏览。
直至翻到最后一页,见到抬头那秀气的三个字“李秀芝”,她才停了下来。
值得一提的是,秀芝的字迹虽然说写的不是特别的工整,但整体上看却别有一番认认真真的韵味。
她光是简单的扫了眼开头,就莫名其妙看进去了。
“老师赶快吧!现在已经晚上八点半了。外边天冷儿,我想着早点回家暖和暖和睡大觉嘞!”
贾东旭显然没有多少耐心,他觉得在场的人已经没有人写的比他媳妇写的好了。
更别说王建国那从川地逃荒过来的小媳妇,小学没上过,大字不识几个,凭借短短一两个星期的扫盲班就完成超越,怎么可能!
“大家稍安勿躁,李秀芝同志你方便让我给大家念念你写的短文吗?”
小张老师回过神来。
看完秀芝的文章,她不知为何觉得心里空落落的。
“方便,要是没有献丑的话。”秀芝有些害羞的低着头。
同时,桌子底下的手紧紧抓着王建国,掌心紧张到出汗。
“好。”
得到允许后的小张老师,深吸了口气,开始念了起来:“刘秀芝同志:我的一天。”
“我记着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,也是我跟我先生扯证的日子。那年家乡闹饥荒,我凭借一纸婚书就从川地坐火车到四九城,总共1800公里,途中我啃过树皮睡过荒野,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了目的地,可赶到目的地才发现,那位素未谋面的未婚夫早就已经人去楼空,无处可去的我只能流落街头,辛的有位好心大姐收留了我,并且给我找了家。”
“在去他们家的路上,听别人说他还是个没有工作的街溜子,我的心里十分忐忑。进门后,他贴心的给我递了碗热水。就这样,我的结婚对象就变成了一个二十岁还没工作的男人……(中间省略200字)
回首往昔,那就是人生中记忆最深刻的一天,但它却在我的记忆中重复了无数遍。
日子啊,不就是建国当初给我的那碗热水么?看着不冒热气儿,喝下去,五脏六腑都暖和,比奶豆腐还甜哩。
我不会写那些文绉绉的词儿,可我知道,有我先生的炕头,冷天也暖;没有他的饭碗,肉也不香。他就是我命里的盐,少了你他,日子也就没了滋味。”
长达300多字的短文念完,小张老师的喉头都凝噎了。
在字里行间,她看了秀芝朴实且饱满的情感,即使是换做她来写,都没法写的这么好,这么富有感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