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我还没出招,你就先乱了心跳

当夜,沈观并未归家。

他换上灰袍,悄然潜入大理寺档案库夹壁暗道。

这是老秦早年修缮时留下的逃生通道,连主簿都不知晓。

他蜷身其中,袖中紧握一枚小巧铜铃——由老秦亲手改制,频率恰好与刺客所用震音相反,可反向激发神经震荡。

子时刚过,屋顶瓦片微响,几不可察。

一道黑影翻落院中,动作轻巧,落地无声。

那人穿着禁军常服,蒙面戴笠,肩扛油壶,直奔库房正门。

他四顾无人,正欲泼洒火油,忽然脚步一滞。

——三声短促颤音破空而来,如针扎入颅脑!

那人浑身剧震,双膝猛然跪地,双手抱头,指节深深抠进太阳穴,口中溢出压抑的惨哼。

沈观毫不迟疑,掀开夹板跃出,一个擒拿锁喉将其按倒在地。

撕下面巾刹那,心头微凛——竟是禁军校尉魏铁山亲信,常年随侍兵部要员出入宫禁!

搜身之下,在其怀中摸出一封火漆密令。蜡封已裂,纸上字迹凌厉:

“事毕即返,勿留痕迹。库中旧档,尽数焚之。”

落款处,一方朱印赫然在目——

裴仲昆私印

沈观盯着那方印文,久久不语。

证据确凿,人赃并获。

此刻只需一声令下,锦衣卫便可直闯裴府,掀起滔天巨浪。

但他没有动。

反而将密令小心收起,从袖中取出一张空白信笺,提笔誊录全文,字迹分毫不差。

随后封入一只空信匣,匣外烙印“急递·御前亲启”,交予早已等候在外的内廷监丞崔允。

“明日黎明前,务必送达。”他声音平静,“就说……有旧物归还。”

崔允凝视他片刻,终是点头,身影隐入夜色。

而沈观转身步入大理寺偏堂,吹灭灯火,独自坐于案前。

窗外雨势渐大,敲打屋檐如鼓点催命。

他摊开一张素绢,蘸墨执笔,开始重绘一幅全新的“军饷流向图”。

笔锋落下第一划时,眼中掠过一丝幽光。

图中脉络清晰:原本指向北境大营的朱线,如今蜿蜒南下,直抵一处早已荒废的盐仓——白茅荡。

此地偏远、人迹罕至,却曾是私盐贩运的旧道中转站。

他在图角加盖了一方伪造的兵部骑缝章,印泥未干,色泽沉郁如血。

这枚印章,是他根据历年公文拓印与老秦提供的雕工技艺推演复刻而成,纹路分毫不差,足以瞒过寻常查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