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意渐浓,青桥镇却热度不减。
考古公园的立项像一剂强心针,让这个沉寂多年的山镇血脉贲张,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三亿中央资金如同高悬的肥肉,引来无数觊觎的目光。
县里、市里乃至省里,条子、电话、招呼络绎不绝,都想在这块大蛋糕上切一刀。
林万骁稳坐镇政府,像一块礁石,抵挡着四面八方涌来的暗流。
“青桥班底”开始高效运转。
陈亮负责的人事关卡,将不少背景复杂、企图塞人摘桃子的企图挡在门外;老周把持的财政口,账目清晰得像一面照妖镜,让许多不合理开支无处遁形;陆蔓布下的治安网络,则悄然清理了几拨试图在工地上搞“碰瓷”讹诈、强揽工程的地痞流氓,手段雷厉,消息却压得纹丝不透。
压力暂时被顶住,但林万骁深知,这并非长久之计。
青桥不能只有一个考古公园,它需要更坚实的产业根基,才能将一时的热度转化为长远的发展动能,才能真正堵住那些说“全靠运气挖出个墓”的嘴。
机会很快来了。
省里举办一年一度的经贸洽谈会,规模盛大,名企云集。
县里下了死命令,要求各乡镇一把手带队,务必拿下几个像样的项目。
名单里,青桥镇赫然在列。
出发前夜,镇政府小会议室。
烟雾缭绕。
“这次去省城,招商是明线。”林万骁指尖点着参会企业名录,目光沉静,“更重要的是,要找一棵能真正在青桥扎根结果的树。投资要大,产业要新,能带动就业和税收,还能堵住某些人的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