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初到党校

大家一边收拾东西,一边闲聊起来。赵大河吐槽着县里信访工作的鸡毛蒜皮,傅逸明则看似随意地提及北阳市几个引人瞩目的大项目,曹云峰偶尔插话,点评几句财政政策,言谈间透着省厅干部的视野和谨慎。林万骁大多时候听着,偶尔谈到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时,才简洁地分享一两点青川的经验,言之有物,引得曹云峰频频点头,傅逸明也投来探究的目光。

小主,

收拾停当,四人结伴去食堂吃第一顿饭。党校食堂宽敞明亮,菜品丰富但口味清淡。吃饭时,又遇到了报到时认识的环保厅张维民处长,他端着餐盘加入进来,饭桌气氛更加热闹。大家交换着信息,谈论着即将开始的课程,猜测着会有哪些领导来讲话,哪些教授来授课。

饭后,傅逸明提议在校园里逛逛,熟悉环境。夕阳下的党校校园宁静而庄重,随处可见捧着书本或低声讨论的学员。路过公告栏,上面贴着班级划分、课程表和严格的作息、请假规定。

“嚯,比大学管理还严。”赵大河咂咂嘴。 “来这里不就是淬炼党性的嘛。”曹云峰扶了扶眼镜。 傅逸明则指着远处一栋新建的大楼:“听说那是新盖的学员公寓,条件是真好,可惜咱们这期没赶上。” 林万骁看着周围的一切,感受着这种不同于开发区、也不同于省政府汇报工作的独特氛围。这里没有招商压力和债务纠纷,却有一种无形的、关于理论、关于信念、关于未来的压力,沉甸甸地压在每个学员的心头。

回到宿舍,大家各自翻看学习资料。曹云峰已经开始预习明天的课程,赵大河则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,傅逸明接着电话,语气压低却依旧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。

林万骁拿出手机,给夏宁宁发了条短信:“已安顿好,四人寝,室友各有特色,一切均好,勿念。”

然后给姜婷婷,沈星澜,陆蔓分别发了信息,告知目前状况。

三人也很快回了信息。

他知道,这三个月,将是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。他不再是主政一方的“林书记”,而是回归校园的“林同学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