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9章 直通省委

从郭北年家出来,夜色已深。林万骁坐在车后座,窗外的路灯流光溢彩,勾勒出林州夜晚的轮廓,但他的心却如同这光影下的城市,明暗交错,暗流涌动。

马风云的动作比他预想的更快,也更直接。这不只是理念之争,更是权力版图的重新划分。自己这个因“龙湖模式”而声名在外的区委书记,在新市长眼中,恐怕既是需要打压的潜在对手,也是可以用来彰显其权威的“磨刀石”。

“不能被动接招。”林万骁心中默念。马风云可以拉拢新常委,可以强调速度压倒一切,但他林万骁也有自己的阵地和依仗。

次日一早,林万骁便出现在了市委书记郑同林的办公室。这一次,他带来了更加详实的材料,不仅有龙湖区最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,更有关于“安全、绿色、智慧”三大底色落实的具体方案和初步成效评估。

“郑书记,马市长强调发展速度,我完全赞同。”林万骁开门见山,姿态却放得很低,“龙湖也迫切需要加快发展。但我们追求的,必须是高质量、有效益、可持续的速度。这是我整理的一些资料,特别是关于我们构建城市安全预警系统和推动环保产业落地的进展,想请您把关。”

他将材料轻轻放在郑同林桌上。这不是简单的汇报,而是一种姿态的展示,他林万骁,是郑同林(或者说顾沉舟体系)在林州基层最坚定、最有能力的执行者之一。

郑同林仔细翻看着材料,不时点头。他欣赏林万骁这种既有锐气又懂得政治规矩的干部。“万骁,你的思路很清晰,工作也扎实。马市长新官上任,想尽快打开局面,心情可以理解。但发展不能脱离实际,更不能违背规律。你坚持的‘底色’,恰恰是保证林州发展不走弯路、不留后患的关键。”

他合上材料,目光深邃地看着林万骁:“市委是支持你的。龙湖的模式,不仅要坚持,还要深化,要成为全市的样板。遇到阻力,要及时向市委汇报。”

“谢谢郑书记支持!”林万骁适时表态,“我一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守好龙湖阵地,绝不辜负您的期望。”

离开郑同林办公室,林万骁心中稍定。获得了市委书记的明确支持,至少在常委会上,面对马风云的压力,他有了更强的底气和对冲力量。郑同林作为班长,其态度对于平衡马风云的“速度论”至关重要。

但这还不够。马风云背后站着曹云川,是省级层面的力量。要确保自己的声音不被淹没,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能得到更高级别的关注,他需要一条更直接、更畅通的通道。

几天后,林万骁以汇报龙湖长期发展规划和请求省委政策支持为由,亲赴省城,向省委书记顾沉舟汇报工作。

在顾沉舟那间宽大却并不奢华的办公室里,林万骁感受到了与林州迥异的氛围。这里更沉稳,更宏观。

“书记,”林万骁没有过多寒暄,直接切入主题,“林州新班子已经到位,郑同林书记思路清晰,稳扎稳打。马风云市长干劲很足,强调‘项目为王’、‘三年翻番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