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4章 落子宁州

苏晚晴的任命在些许杂音中,最终还是顺利下达了。她将出任宁州市委副书记、代市长。消息公布,在熟悉她的小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,敬佩者有之,惋惜者有之,暗中等着看笑话的,亦不乏其人。

林见鹿没有再多说什么,行动是最好的支持。在苏晚晴正式赴任前,他亲自带领一个由战略投资、供应链、技术研究院核心成员组成的精干团队,先行一步,秘密抵达了宁州。

宁州给林见鹿的第一印象,是复杂而真实的。与上海、深圳那种光鲜亮丽的科技感截然不同,这里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旧工业时代钢铁与煤炭的气息。宽阔但略显陈旧的道路,两旁是有些年头的厂区和职工宿舍楼,城市中心区还能看到一些活力,但一些老工业区则显得沉寂,甚至有些破败。

然而,在林见鹿眼中,这片土地却蕴含着别样的生机。他看到了完善的铁路、公路交通网络;看到了虽然老化但基础扎实的工业配套(尤其是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);看到了大量经验丰富、纪律性强的产业工人;更看到了当地政府迫切的转型渴望和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。

几天密集的考察下来,团队在入驻酒店的会议室里连夜开会。

供应链负责人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位:“宁州的工业基础比我们预想的要好,尤其是北部的经开区,几家为国内重卡配套的齿轮厂和铸造厂,技术底子不错,如果能升级改造,完全可以承接我们G9的部分底盘结构件和电机壳体的生产。”

投资总监则分析着数据:“这里土地成本、人力成本优势明显,政府给出的税收减免和落地补贴政策极具诚意。如果在这里布局,能显着降低我们的综合制造成本。”

技术研究院的专家补充道:“我们初步调研了本地的一所理工类大学和几家职业院校,生源质量不错,可以合作建立培训基地,定向培养我们需要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。”

所有信息汇总,指向一个清晰的结论——宁州,具备成为见鹿科技一个重要制造基地和生态试验田的潜力。

林见鹿心中已然有了决断。他看向窗外宁州的夜色,远处还有老钢厂未熄的灯火,与近处新兴商业区的霓虹交织在一起,仿佛象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。

“不仅仅是一个零部件工厂。”林见鹿转过身,目光扫过团队,“我们要在这里,投建一座**集整车制造、核心零部件生产、电池包组装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超级工厂**!项目代号——‘**麒麟**’!”

“超级工厂?!”会议室里响起一片低呼。这手笔太大了!

“对,超级工厂!”林见鹿语气坚定,“这不仅是为了支持晚晴,更是我们自身生态战略的必然选择。我们需要一个更靠近市场、成本更优、供应链更短的制造中心来保障G9及其后续车型的产能,并辐射中西部和北方市场。宁州,是不二之选!”

他顿了顿,眼中闪烁着战略家的光芒:“而且,‘麒麟’工厂将是我们最先进的‘灯塔工厂’,全面应用工业互联网、AI质检、机器人自动化,并将其接入‘昆仑’平台进行优化。我们要把宁州工厂,打造成智能制造的标杆,让它成为吸引其他高端制造企业落户的磁石,真正带动宁州的产业升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