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墟基于“生存优先级最高法则”发出的协同防御请求,将净土文明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境。直接回应风险巨大,但放弃获取关键情报和潜在盟友(尽管是危险的盟友)的机会,同样可能带来灭顶之灾。魏风提出的“影子对话”计划,成为了在刀尖上行走的唯一选择。
计划的制定极度谨慎,核心原则是:单向、匿名、信息过滤、绝对隐匿。
艾米丽团队在“静默监听”装置的基础上,进行了更复杂的升级。他们不再仅仅被动接收逸散信号,而是设计了一套精巧的信息注入机制。这套机制可以利用“世界之心”碎片对规则层面的微操,像幽灵一样,在不暴露自身源地址的情况下,将加密信息包“粘贴”到归墟的某个非核心、但必然会被定期扫描的公共逻辑缓冲区——类似于在浩瀚的公共网络上,找到一个无人注意的电子公告板,匿名留下信息。
信息内容由魏风、苏婉和艾米丽共同拟定。他们不承认自身身份,只以一个中立的“秩序侧观察者”名义,回应归墟的请求。信息包中包含了两部分:
1. 质询: 要求归墟提供关于“终极混沌奇点”更详细的特性数据、已知的弱点和有效的(哪怕是部分有效的)对抗手段。强调这是“评估协同防御可行性”的必要前提。
2. 试探: 附上了一段经过处理的、关于“噬星者”触须能量特性的模糊数据(剥离了净土和尤格德拉希尔的所有特征),询问归墟是否遭遇过类似性质的威胁,以及其逻辑体系对此类“存在性吞噬”力量的评估。
这是一个极其高明的策略。既表达了接触意向,索取了最关键的情报,又通过抛出“噬星者”的信息(这是归墟未知的领域)来试探归墟的诚意和分析能力,同时完美隐藏了自身。
信息包被小心翼翼地“注入”。接下来的,便是漫长的、令人焦灼的等待。每一分每一秒,都担心着归墟是否会顺藤摸瓜,或者干脆将这匿名信息视为噪音清除。
数小时后,就在希望逐渐渺茫时,监听装置再次捕捉到了强烈的规则扰动!归墟,回应了!
回信同样被投递到了那个公共缓冲区,其加密等级极高,但破解逻辑与之前相同。破译后的内容,再次让净土高层感到了归墟那冰冷理性下的“高效”与“务实”。
回信没有废话,直接包含了大量关于“终极混沌奇点”的观测数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