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音歇。
满座吐息绵长。
灵台中锦绣图景随声渐隐。
白发鸿儒们睁目,灼灼眸光尽投阶下白衣郎。
神乎其技!当真神乎其技!
若非诗道臻至化境,安能唤出此等异象。
天下果然卧虎藏龙,奇人辈出。
......
溢美之词似雪片纷飞。
王仲敛衽含笑,照单全收。
卢植捻须朗笑,眉宇间尽是此乃卢某关门高足的傲色。
老朽首度亲历诗境成真。
蔡邕广袖轻振向王仲执礼:云逸贤侄所述,可是琉璃盏溢琥珀光,槽床珍珠红欲燃?
煮得龙肝凝脂雪,煨出凤髓玉浆翻?
画堂锦幕春风驻,龙笛鼍鼓动九霄?
“吴娃楚女,轻歌曼舞,其乐融融,何况春色将暮,桃花纷落,满地嫣红。”
“劝君莫如终日醉,一朝入黄土,纵是酒豪如郦君,望一杯,终是空谈。”
王仲瞬间怔住!
蔡邕不愧为当世大儒!
竟能将译文雕琢得如此诗意盎然,意境深远,实在令人惊叹。
“仲深感钦佩,蔡公果然非同凡响。”
王仲躬身行礼,由衷赞叹。
“过奖了,全赖云逸贤侄诗作精妙,令老朽心生此景,否则岂能述诸文字?”
蔡邕郑重回礼,言辞恳切。
众人见蔡邕对王仲如此推崇,更是纷纷赞叹不已。
“云逸贤侄诗才绝佳,蔡公译笔亦妙!”
“若无云逸之诗,何来蔡公之译?”
“此诗当真冠绝一时。”
“卢公得此高徒,可喜可贺。”
……
“叮!蔡邕好感度+一零零。”
“叮!……”
“叮!宿主赢得众儒认可,获气运三零零零点。”
王仲暗自欣喜。
是否有人猜到会是李白的《将进酒》?
此番结果,可曾意外?
**在王仲诗作的助兴下,众儒推杯换盏,畅谈古今。
酒酣耳热之际,话题终转向朝局大势。
太尉袁隗举杯痛饮:“子干北破黄巾,为士人雪耻,党锢既解,吾辈当时机廓清朝堂,还天下清明。”
中郎王允出声道:提起此事,倒让我想起昨日云逸贤侄杖毙张熊一事。若在黄巾之乱前,只怕无人敢这般行事。如今情势不同,阉党势力大减,正是咱们一展拳脚之时。
蔡邕颔首道:昨日张让那厮竟能隐忍不发,足见阉党势微。如此良机千载难逢,我等切不可错失。
众人纷纷附议,各抒己见,气氛热烈。
王仲静听众人议论,心下却暗自哂笑。若非知晓日后董卓祸乱京师,外戚与阉党争斗不休,只怕也会如他们一般振奋。
这便是穿越者的优势所在——无论何时都能保持清醒。
张让此时的隐忍,不过是为日后大动干戈积蓄力量。说到底,决定阉党生死的并非士人,而是圣意。偏偏天子对宦官信任有加,这份经年累月的信任,岂会因刚刚解禁的党人而动摇?
待阉党东山再起,其势必将更为可怖。他们不仅要与士人争权,更要同外戚夺兵。鸿都门学与西园八校尉便是明证。
上座的卢植捻着胡须,侧身问道:云逸以为如何?
王仲微怔,他本打算做个安静的看客,不料卢植竟会征询他的意见。
抬眼看了看系统提示。
这不是左右为难么?附和士人则失卢植好感,反对士人则得罪所有士大夫。
稍作思忖。
王仲郑重问道:老师要听真话还是场面话?
卢植毫不犹豫:自然是真话!
王仲长舒一口气:那学生就直言了。
当初解除 ** ,对陛下而言实属无奈之举。虽然老师在北疆战功赫赫,但这并不意味着陛下就会重士轻宦。
[处理完毕,已按要求完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