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章 老总的谈话

“是!” 机要参谋响亮应答,转身就要去办。

“等等!” 司令员叫住他,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,继续吩咐:“同时,将这份捷报, 立刻通报全区部队!要大力宣传金城战役的辉煌战绩和伟大意义!要借此机会,在全区掀起一个向英雄学习、为国防现代化建功立业的新高潮! 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还有!” 梁光涛兴奋地补充,“告诉后勤部,准备好庆功酒!等咱们的功臣们凯旋,老子要亲自给他们接风洗尘!不醉不归!”

“哈哈,对!不醉不归!” 办公室里响起了畅快淋漓的笑声。

很快,金城大捷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,传遍了华北军区机关的每一个角落。办公楼里,欢呼声、掌声、议论声此起彼伏,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自豪之中。这份胜利,不仅属于前线的将士,也属于所有默默支持他们的后方人员。

司令员站在窗前,望着窗外华灯初上的北京城,心中感慨万千。他知道,这场胜利,为即将到来的和平扫清了最后的障碍。而邵明珠和他的英雄部队,用一场酣畅淋漓的现代化合成进攻战,为自己的军旅生涯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,也为新中国的人民军队,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!华北军区,为培养了这样的英雄儿女,而感到无比的骄傲!

停战协定签署后,志司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部队撤离、防务交接等繁杂事宜,往日里高度紧张的作战氛围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大战过后、百废待兴的平静与些许茫然。

邵明珠奉命来到彭老总办公室。他刚刚指挥完东集团顺利完成停火后的阵地交接和初步撤离安排,脸上还带着连日操劳的疲惫,但更多的是一种目标达成后的空虚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。他站在彭老总面前,敬礼的姿态依旧标准,眼神却不像战时那般锐利逼人,反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迷惘。

“报告老总!邵明珠奉命前来!”

彭老总正伏案批阅文件,闻声抬起头。他放下笔,仔细地端详着眼前这位爱将。阳光勾勒出邵明珠年轻却已饱经风霜的侧脸,彭老总的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——有由衷的赞赏,有慈父般的关爱,也有一丝深谋远虑的考量。

“明珠啊,来了,坐。” 彭老总指了指对面的椅子,语气温和,带着战后难得的轻松。

邵明珠端正地坐下,双手放在膝盖上,腰杆挺得笔直。

彭老总没有马上谈正事,而是像拉家常一样问道:“部队交接的事情,都安排妥当了?战士们情绪怎么样?”

“报告老总,都已安排妥当。战士们……情绪很高,都为能活着看到和平这一天感到高兴,但也……有些舍不得离开战斗过的地方。” 邵明珠如实汇报。

“嗯,人之常情。” 彭老总点点头,目光深邃地看着他,话锋一转,切入了核心,“明珠啊,仗,打完了。接下来,有什么打算?”

这个问题,像一根针,轻轻刺中了邵明珠心中那片茫然的地带。他微微一怔,嘴唇动了动,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。他习惯了在战场上接受命令、制定计划、攻克目标,但当战争的宏大目标突然消失后,他个人的前路,反而变得模糊起来。

他沉吟了片刻,才有些迟疑地、诚实地说道:“老总……不瞒您说,我……我还没仔细想过。” 他苦笑了一下,“这几年,脑子里装的都是怎么打仗、怎么打赢。现在突然停战了,心里头……好像一下子空了一块。至于以后……” 他摇了摇头,眼神有些飘忽,“组织安排我到哪里,我就到哪里,继续为革命工作。”

彭老总静静地听着,没有打断。他能理解这种心情,很多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战将,都有类似的“战后综合征”。他看着邵明珠,这个他一手提拔、寄予厚望的年轻人,如今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,却反而露出了罕见的、与他年龄相符的迷茫,这让彭老总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爱护之意。

“心里空落落的,是吧?” 彭老总的声音更加温和,带着理解,“很多老兵都这样。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了这么多年仗,突然枪声停了,是会不习惯。” 他顿了顿,身体微微前倾,目光变得严肃而真诚:

“但是,明珠,你要明白! 革命事业远未成功!打仗,是为了和平。和平了,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强大的国家!我们的军队,也要从战争状态转向建设状态!未来,军队的现代化、正规化建设,任务比打仗时更重、更复杂!我们需要大批像你这样,经过实战检验、懂得现代化战争、又年轻有文化的优秀干部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