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就像用两种语言讲述同一个故事。”一名人类工程师感慨道,“虽然表达方式不同,但目标是一致的。”
随着沟通的深入,合作也逐渐展开。遗迹的旧式能量核心被拆解分析,结合外星种族的高密度储能技术,成功研发出新一代便携式能源装置。这项突破不仅提升了遗迹城市的供电效率,也让外星科研团队意识到,彼此的知识融合确实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进步。
然而,真正的考验出现在实际应用阶段。当技术人员尝试将外星动力系统植入遗迹的防御塔时,兼容性问题爆发——两种截然不同的能量输出模式导致设备频繁宕机,甚至引发小型爆炸。
“这不是简单的参数调整。”负责该项目的一名工程师皱眉,“它们的能量流动方式完全不同,强行整合只会造成系统崩溃。”
星耀亲自前往实验现场,看着眼前冒着烟的设备残骸,心中已有判断。“我们需要一个桥梁,一种能够协调两者能量流的中间装置。”
于是,一支由人类、泰瑟恩、以及来自伊莎贝拉母族的技术专家组成的联合小组迅速成立。他们在实验室中日夜奋战,不断测试各种材料与结构组合。终于,在第七天清晨,一组新型复合导能环被成功制造出来,它能够在不改变原有系统架构的前提下,实现能量的双向适配。
“试试看。”工程师按下启动键。
嗡鸣声缓缓响起,能量流稳定地注入防御塔的核心,原本闪烁不定的光束变得明亮而平稳。
整个实验大厅爆发出掌声和欢呼。
星耀望着眼前的成果,眼神深邃。他知道,这只是个开始。科技共享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提升,更是一种理念的碰撞与融合。未来,这样的挑战还会更多,但他相信,只要各方愿意携手同行,就一定能找到前进的方向。
与此同时,隐藏通道的调查也在同步进行。技术人员带回了一组异常数据,其中包含一段模糊的影像记录——画面中,一道身影站在一座古老的控制台前,低声说着什么,随后画面中断。
“这段影像的时间戳显示,它比已知的遗迹历史还要早几百年。”伊莎贝拉皱眉,“而且……那个身影,似乎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