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二章:雨中留影与送别礼
初六的清晨,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,给冬日的小城蒙上了一层湿润的纱幕。王超醒来,照例先完成了今日的秒杀,收获了一些日常物资,心中便开始盘算起今天的安排——明天,大伯一家就要带着爷爷奶奶返回洪城了。
他撑起一把油纸伞,走进了细雨中。首要任务,是去请照相馆的刘师傅。他还记得年前厂里欢庆丰年时,就是这位刘师傅来帮忙记录下了那些珍贵的瞬间。刘师傅技术好,人也随和。
来到“红星照相馆”,刘师傅刚开门没多久,正在擦拭柜台。见到王超进来,他立刻认出了这位年轻有为的副厂长,热情地招呼:“王厂长!新年好!这么早过来,是有啥事?”
“刘师傅,过年好!又来麻烦您了。”王超笑着说明来意,“我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从洪城过来,明天就要回去了。想请您今天上午到家里去一趟,给拍几张全家福,再分别拍些照,留个念想。”
“这是大喜事啊!没问题!”刘师傅一口答应,“给一家人留影,这活儿我乐意干!我收拾下家伙,这就跟您过去!”
请好了刘师傅,王超又转道去了供销社。细雨中的供销社人不算多。他先是仔细挑选了一些本地特产:几包包装好的赣南脐橙干、一些地瓜干、还有本地茶厂产的高山绿茶,准备让爷爷奶奶带回去慢慢吃、慢慢喝。
接着,他又走到副食品柜台,给堂哥王磊、堂姐王燕和堂弟王俊买路上吃的零食和饮料。选择不多,他称了些动物饼干、鸡蛋糕,买了几瓶橘子汽水,又特意买了几个本地产的水果罐头。
看着窗外的雨没有停歇的意思,王超想着下午大家窝在家里,总得有点打发时间的玩意儿。他在供销社里转了一圈,想找点适合一家人一起玩的东西,结果却大失所望。除了文具、书本,娱乐物品少得可怜。最终,他只看到柜台里摆着木质象棋和围棋,连扑克牌都很少见。他无奈地摇了摇头,这年代的娱乐生活确实匮乏。他买了一副象棋和一副围棋,心想聊胜于无,总能下着解解闷。
快到家的时候,他心思一动,从系统空间里又取出了一些之前秒杀到的、包装更精致些的肉罐头、鱼罐头和巧克力、奶糖等,混在一起,打算晚点一并给堂兄弟姐妹带上。
提着大包小包回到家时,刘师傅已经在了,正在堂屋里调试他的老式座机相机和灯光设备。家人也都穿戴整齐,爷爷奶奶甚至还特意换上了深色的新衣,显得很郑重。
“超儿回来了,东西都买好了?”李秀兰问道。
“买好了妈。刘师傅,辛苦您了,咱们这就开始?”
“好嘞!”刘师傅调整好反光板,“先拍张最大的全家福!”
于是,在王超家明亮的堂屋里,背景是贴着崭新年画的白墙,王家人留下了多年来第一张,也是最齐全的一张全家福。爷爷和奶奶端坐在正中,王建国李秀兰夫妇、王平安周氏夫妇站在身后,再后面是王超、王红、王燕、王磊、王俊这一辈的年轻人,王刚和王玥两个小的则被安排坐在爷爷奶奶脚前。所有人都面带笑容,连一向严肃的爷爷,嘴角也带着清晰的弧度。刘师傅喊着“看这里,笑一笑——”,按下了快门,定格了这团圆的一刻。
接着,又按照王超的想法,拍了几组照片:王建国兄弟俩和各自的媳妇合影;爷爷奶奶的多张单人照和合影;王超他们几个平辈兄弟姐妹的合影;王刚王玥和堂哥表堂姐们的合照……
拍照的过程中,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。王刚和王玥尤其兴奋,在镜头前做出各种鬼脸,引得大家阵阵发笑。刘师傅也很会调动气氛,不断引导着大家放松,留下最自然的表情。
拍完照,王超付了加急冲洗的费用,和刘师傅约定好下午就来取照片。送走刘师傅,他将买来的象棋和围棋拿出来,果然引起了王磊和王俊的兴趣,王建国和大伯也颇有兴致地围观起来。下午,外面的雨依旧淅淅沥沥,但王家的堂屋里却格外温馨。男人们围着棋盘展开“厮杀”,女人们则围坐在一起,看着照片(刘师傅下午准时送来了洗好的部分照片),点评着,说笑着,吃着王超买回来和拿出来的零食罐头。
王超把准备好的特产和路上吃的零食饮料单独打包好,放到了一边,对大伯母和王磊他们说:“伯母,磊哥,燕姐,俊弟,这些是咱们这边的特产和些吃的,你们明天路上带着。还有些朋友给的罐头和糖果,也一并拿着。”
大伯母周氏看着这么多东西,连忙推辞:“超儿,你这太破费了!我们来一趟,又吃又拿的……”
“伯母,您就别客气了,都是一家人。路上远,备着点。”王超真诚地说。
王磊和王俊看着那些罕见的肉罐头和巧克力,眼睛发亮。王燕也轻声向王超道谢。
爷爷奶奶看着这一幕,看着儿孙绕膝、其乐融融的景象,看着王超处事周到、慷慨重情,脸上始终洋溢着满足和安心的笑容。这场细雨,虽然没有让家人外出游玩,却让这次团聚在温馨的室内活动中,更添了几分浓浓的不舍与亲情。
窗外雨声潺潺,屋内笑语盈盈,棋盘上落子无声,亲情在每一个眼神和细节中静静流淌。明天即将到来的分别,因为今日的精心安排和满满的回忆,而少了几分伤感,多了几分温暖的牵挂。
第二百一十二章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