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这么着,西施从一个浣纱女,成了越国“顶级间谍培养计划”的核心选手。范蠡专门给她找了老师,教她琴棋书画、宫廷礼仪,还有“攻心术”——怎么说话能让夫差开心,怎么做事能让夫差信任,怎么不动声色地挑拨吴国大臣的关系。
西施学得特别快,没过三年,就从一个青涩的村姑,变成了知书达理、风情万种的“人间富贵花”。范蠡看着她,心里又欣慰又有点复杂:“这姑娘,要是生在太平年代,本该嫁个好人家,过安稳日子,可现在……”
公元前485年,范蠡亲自把西施送到吴国。夫差一见到西施,当场就挪不开眼了——他后宫里的女人虽然多,可跟西施比起来,简直就是“丫鬟见小姐”。夫差立马下旨,给西施建了座豪华宫殿,叫“姑苏台”,里面的装修比自己的寝宫还讲究,珍珠铺地,玉石做柱,光宫女就配了一百多个。
西施知道,这只是“试用期”,要想在吴宫站稳脚跟,还得靠“演技”。她的第一步,是“装柔弱”。有一回,夫差带她去打猎,她故意骑不稳马,吓得脸色发白,扑进夫差怀里:“大王,臣妾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野兽,好害怕。”夫差一看她这模样,心疼得不行,赶紧把她抱下来,还下令:“以后再也不带你去这么危险的地方了!”
可光靠柔弱还不够,西施还得会“搞事情”。她知道吴国大夫伍子胥是个硬骨头,一直劝夫差警惕越国,要是不把他除掉,越国的计划就很难成功。于是,西施就开始在夫差面前“吹耳边风”。
有一回,夫差跟西施抱怨伍子胥太固执,老是跟他唱反调。西施趁机说:“伍大夫也是为了吴国好,只是他年纪大了,想法难免有点守旧。大王您这么英明,肯定知道什么对吴国最好,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。”这话听着是在帮伍子胥说话,实际上是在暗示夫差,伍子胥的意见已经跟不上他的思路了。
后来,越国给夫差送了很多财宝,还特意给西施送了一条用夜光珠串成的项链。西施戴上项链,在夫差面前故意叹气:“大王,越国现在这么穷,还不忘给臣妾送礼物,真是有心了。可伍大夫总说越国心怀不轨,您说,越国要是真有坏心思,怎么会对臣妾这么好呢?”
夫差本来就有点烦伍子胥,被西施这么一说,更觉得伍子胥是“杞人忧天”。再加上后来伍子胥反对夫差攻打齐国,夫差彻底爆发了,赐给伍子胥一把宝剑,让他自杀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里记载:“子胥谏曰:‘越在腹心,今得志于齐,犹石田,无所用。且盘庚之诰有颠越勿遗,商之以兴。’吴王不听,使子胥于齐。子胥属其子于齐鲍氏,还报吴王。吴王闻之,大怒,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。”
小主,
伍子胥一死,吴国朝堂上再也没人敢反对夫差,西施的“间谍工作”进展得越来越顺利。她还故意劝夫差大修宫殿、加重赋税,说:“大王您是天下霸主,就得有霸主的排场,这样别的国家才会服您。”夫差被她哄得晕头转向,真的开始大兴土木,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苦,吴国的国力也慢慢衰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