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李云龙那一副“护食的恶犬”的模样,崔可夫的心反而定了下来。
越是这样,越说明他们将要看到的东西,价值连城!
而林凡口中的“外围”、“民用转产”,在他听来,更是充满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致命诱惑。
“林先生,我们理解,并且会以苏联军人的荣誉起誓,严格遵守贵方的保密规定!”崔可夫立刻表态,生怕林凡反悔。
林凡“勉为其难”地点了点头,做了个“请”的手势。
“那就这边走吧。”
……
在李云龙一路骂骂咧咧、满腹牢骚的“护送”下,崔可夫一行人被带到了一座巨大的地下厂房前。
当厚重的钢铁闸门无声地向上升起,露出内部景象时,所有苏联人的呼吸,都在瞬间停滞了。
没有想象中的昏暗、油污和刺鼻的机油味。
映入眼帘的,是一个巨大到超乎想象的洁净空间。
地面是光滑平整的环氧树脂地坪,亮得可以照出人影。
头顶上,一排排矩阵排列的无影灯,将整个厂房照得如同白昼,冰冷的光线下,没有一丝一毫的阴影。
空气中,只有一股淡淡的、类似于消毒水的清新气味。
这他娘的是兵工厂?
这比莫斯科最好的外科手术室还要干净!
而真正让他们灵魂为之颤栗的,是厂房中央那几条正在高速运转的生产线。
数不清的机械臂,在预设的轨道上无声而高速地滑行。
一块块钢锭被送上传送带,经过冲压、切削、钻孔、热处理……一系列复杂的工序,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。
机械臂的动作精准到了微米级别,每一次抓取、每一次焊接,都稳定得像是在执行神圣的仪式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没有多余的动作,没有丝毫的迟滞。
生产线的尽头,一支支崭新的56式半自动步枪,被机械臂轻轻抓起,进行自动校准和红外线试射,然后“咔哒”一声,落入旁边的成品箱中。
整个过程,除了机器运转时那种高频的、令人心悸的嗡鸣,几乎听不到任何杂音。
高度的自动化,极致的效率!
一名来自图拉兵工厂的老专家,死死地盯着眼前的一切,浑身都在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。
他看着一支机械臂将一根枪管夹起,一道红色的激光线在枪管内壁上一扫而过,旁边的屏幕上立刻跳出一连串他看不懂,但绝对代表着恐怖精度的数据。
他的膝盖一软,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向前踉跄了两步,要不是身边的副官眼疾手快地扶住,他恐怕已经跪在了地上。
他的嘴唇哆嗦着,喉咙里发出嗬嗬的、如同破风箱般的怪响,最终,用俄语挤出了一句混合着绝望与狂热的嘶吼。
“Они…они прои3водят винтовки с точностью авиастроения…!”
(他们…他们用造飞机的精度在造步枪……!)
他身旁的翻译脸色惨白,下意识地将这句话翻译了出来。
“轰!”
这句话,像一颗重磅炸弹,在所有苏联人的脑海里轰然炸响。
用航空级精度,去生产最基础的步兵武器?
这是何等奢侈!
这是何等恐怖的工业实力!
这根本不是生产!这是在炫技!是在用一种最残忍的方式,向他们展示那深不见底的技术储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