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干旱

“茶树要长到三尺高才能采摘,当年种的幼苗要至少要长三年才能采摘新茶。

如果种小茶树苗,那么这三年就没有收益了,种大茶树苗明年就能收。”

“没事,等三年就等三年,茶树种下后制茶的师傅都还没有找到呢!”

顾青荷虽然也会制茶,但总不能她一直守在锅边炒茶吧?两千亩的茶园全交给她来炒制,怕是能活活的累死她。

她必须要找两三个会炒茶的师傅来炒,然后把他们的制茶手艺跟她的对比融合,然后寻找一套最合适的工艺流程。

这样制出来的茶叶既能保持品质口感,还方便她管理,至于后面的卖茶就更好办了。

益州府是有商会的,他们只需要带着茶叶加入商会,自然会有商会的人帮他们找买家,益州可是茶马古道的起点。

益州府的茶叶也是最好卖的,关外来的茶商多的很,而商会联络的也是这些人。

当然加入商会后,顾青荷他们家每卖出去一车茶都是会被抽成的,而且抽成还不低,至少是三成,但卖的价格绝对公道。

而且也不会有拿货跑了不给钱的事情发生,因为有商会在,只要是在商户里签署的三方契书,商会是会赔偿的。

其实像顾青荷家的棉花、生丝甚至是粮食都可以通过商会交易,只是宋家的货太少了,卖出去在经过商会的抽成,挣的就太少了。

所以顾青荷他们家前几年卖棉花粮食,都是直接卖给大商户的。

虽然没有经过商会制约,但布商文老板跟粮商齐老板人品口碑都还不错,没有故意压价,银钱也是给到位的。

“买茶树苗要四千贯,去府城的路上买宅院要两千贯,家里的银钱还够吗?”

去府城这一路上大概要经过三个县城,两个镇子,也就是说要买五个宅子。

好在县城跟镇子上的宅院便宜,不比府城贵的咬人,两千贯钱足够了。

“够的,买茶园这边的山坡没花多少银钱,这一笔钱支出去后家里大概还有八千贯。”

顾青荷淡淡的说道,她看着地面上刚翻开的泥土都晒干,不由用脚踹了踹。

“夫君,今年开春后下过几回雨啊?我都记不清了,这天不太对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