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东征序曲

魏砥 柯哀的罐头 1500 字 12天前

荀彧轻轻叹了口气,那叹息声几乎被风吹散:“一将功成万骨枯。然为将者,为政者,若只知枯骨,不知生民,则与禽兽何异?征伐是手段,而非目的。望你谨记。”说完,他转身回到车上,放下了车帘。

陈暮站在原地,久久回味着荀彧的话。这堂课,比任何兵书战策都来得深刻。战争的目的,是为了止戈,为了更大的安定,若沉溺于杀戮与破坏,便是本末倒置。

大军渡过泗水,前锋已与吕布军有小规模接触,互有胜负。吕布骁勇,其麾下张辽、高顺等亦非易与之辈,曹军进展并不顺利。这日,曹操召集主要将领和谋士在中军大帐议事,陈暮作为荀彧的随从参赞,得以在帐末旁听。

帐内气氛凝重。炭盆燃烧发出噼啪声响,映照着曹操阴沉的脸庞。他刚刚听完夏侯惇关于一次失利遭遇战的汇报。

“吕布倚仗下邳城高池深,龟缩不出,只派小股部队袭扰,耗我粮草,挫我锐气!诸位有何良策,可破此獠?”曹操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。

众将纷纷发言,有主张强攻的,有主张长期围困的。主张强攻者,认为曹军士气正盛,当一鼓作气;主张围困者,则认为下邳坚固,强攻损失太大,当断其外援,待其粮尽自溃。

双方争论不休。曹操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荀彧:“文若,依你之见?”

荀彧沉吟道:“强攻损失必重,围困耗时日久,恐生变故。彧以为,或可效仿当年智伯瑶水灌晋阳之故事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水攻?”曹操眼中精光一闪。

“然也。”荀彧走到简陋的沙盘前,指向下邳城的位置,“下邳地势低洼,临近泗水、沂水。若遣精兵,掘开河道,引水灌城,城内必乱。届时,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,即便仍需强攻,其防御亦将大打折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