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雾锁大江

魏砥 柯哀的罐头 1265 字 12天前

对于乌林方向,他则反其道而行之。他故意让王粲大张旗鼓地向乌林增派了一批民夫和修缮材料,宣称是为了加固仓廪,防御即将到来的秋雨。同时,他让文聘的水军巡逻队,在乌林附近江面摆出外紧内松的姿态,白天巡逻频繁,夜间则明显减少,营造出一种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的假象。他要让周瑜相信,曹军虽然有所警觉,但判断错了主攻方向,误以为江东的目标仍是江上偷袭,故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水面防御上,对陆路潜入的防范则相对松懈。

这是一个精巧而危险的陷阱。他在赌,赌周瑜对自己的谋略足够自信,赌“隐鳞”在巨大的压力下会铤而走险。

果然,陈暮的“打草惊蛇”之计很快显现出效果。

首先是那名被故意放出消息的乌林俘虏,在听到“风声”后,当夜便试图咬舌自尽(未遂),其激烈的反应侧面印证了消息对其心理的冲击力。

紧接着,监控蒯府的暗哨回报,蒯府内的气氛明显变得更加紧张。护院家兵巡逻的次数增加,夜间灯火管制更加严格,甚至开始大量采购易于储存的干粮和清水,一副准备长期固守或应对突发状况的架势。更重要的是,那名消失的游方郎中,虽然始终未曾露面,但蒯府后厨每日送出的饭菜分量却悄然增加了一份!

“他果然还藏在府内!”陈暮眼中寒光一闪。这个郎中,极可能就是周瑜与“隐鳞”之间的联络人!

与此同时,江面上的周瑜似乎也受到了影响。江东水军的骚扰行动变得更加频繁和无规律,忽东忽西,时而猛攻,时而佯退,像是在极力掩饰其真正的意图,又像是在试探曹军的反应。文聘按照陈暮的指示,沉着应对,牢牢守住主要水道和渡口,对敌人的挑衅不予理会,重点确保乌林侧翼的安全。

建安十年秋,八月朔日(初一)。夜,无月,江上起了罕见的大雾,浓重的白汽如同实质,吞噬了城郭、江面、营寨,能见度不足十步。天地间一片混沌,唯有江水流动的呜咽声和更夫遥远的梆子声,提示着时间仍在流逝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这是一个最适合隐秘行动,也最适合发动突袭的夜晚。

陈暮身披软甲,外罩官袍,按剑坐于郡守府正堂。烛火通明,映照着他沉静如水却又锐利如鹰的眼眸。亲卫队长全身披挂,肃立一旁。所有埋伏的力量都已就位,通讯渠道保持畅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