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建安十三年的冬月,长江之上朔风渐紧。曹操亲率号称八十万的大军(实为二十余万),主力水陆并进,抵达乌林一带,与周瑜率领的五万江东精锐隔江对峙。连片的曹军舟船以铁索相连,铺满江面,营寨陆寨连绵数百里,旌旗遮天,声势浩大,确有投鞭断流之势。
曹操驻跸乌林旱寨,登高望远,见己方军容鼎盛,而对岸江东营寨看似单薄,心中豪气顿生。连日来,黄盖“投降”之心愈发“迫切”,阚泽往来联络,献上的江东“虚实”与曹军细作所探颇为吻合,更兼营中普遍流传周瑜与诸将不和、江东军心涣散之言,使得曹操及其麾下诸多北方将领对速胜充满了盲目的信心。
程昱、贾诩等虽觉过于顺利,隐隐不安,但见曹操志得意满,又碍于大军士气正旺,劝谏之言便未能深说。至于陈暮那封强调水战风险、建议持重的表章,早已被曹操抛诸脑后,甚至视为其怯战怀贰的证明。
这一日,江上忽起东南风,风力虽不甚猛,却吹散了连日的阴沉。曹操闻报,抚掌笑道:“天亦助我!此风正利黄公覆来投!” 遂下令杀猪宰羊,犒赏三军,只等黄盖率部来降,便要大举过江,一举踏平江东!
是夜,月隐星稀,江面漆黑如墨,唯有曹军水寨中灯火通明,人声隐约,许多北军士卒因白日犒赏,多饮了几杯,已然酣睡。
江东水寨,却是另一番景象。周瑜顶盔贯甲,立于楼船之首,目光如炬,望着对岸连绵的灯火。鲁肃、吕蒙、甘宁等将领肃立其后,人人面色凝重,却又带着决死的战意。
“东风起矣!”周瑜深吸一口气,声音在风中显得异常清晰,“黄老将军何在?”
只见黄盖虽身上杖伤未愈,却已披挂整齐,昂然出列:“末将在!”
“老将军,江东存亡,在此一举!有劳了!”周瑜对着黄盖,再次深深一揖。
黄盖慨然道:“都督放心,盖必不辱命!” 言罢,转身登上早已准备好的二十艘艨艟快船。这些船只皆满载浸透鱼油、硫磺的干荻枯柴,以帷幕覆盖,船上插着表示投降的青龙牙旗。
“出发!”
随着周瑜一声令下,黄盖船队扬帆起航,借着渐起的东南风,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江北曹军水寨。与此同时,周瑜亲率主力舰队,悄然出寨,紧随其后,准备一旦火起,便立刻发起总攻。
曹军水寨望楼上的哨兵早已得到将有降卒来的消息,远远望见青龙牙旗,又见船队轻快,不似战阵,便不以为意,甚至有人欢呼:“黄盖来降矣!”
船队越来越近,直至距离曹军水寨不足二里之地,黄盖勐地挥刀斩断缆绳,厉声大喝:“点火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