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枭雄的秤杆与神选之局

建安七年(公元202年)冬,第一场雪悄然落在汝南城斑驳的墙垛上。刘备立于府衙庭院中,任由雪花沾湿衣襟,手中紧握的是一卷刚刚由心腹简雍带回的绢书,以及一份记录着荆州援助物资详情的清单。粮草五千斛,劲弩三百张,箭矢两万支,以及一批精铁环首刀。这份“薄礼”,于坐拥数州的曹操而言微不足道,但对寄人篱下、仰人鼻息的刘备来说,却是雪中送炭,更是沉甸甸的抉择。

堂内,炭火噼啪。关羽、张飞、简雍、孙乾等核心班底齐聚,气氛凝重。

“大哥!”张飞声若洪雷,“林文辅此番倒是做了件人事!有了这批军械,俺老张就能再拉起一支精锐!那曹阿瞒如今正和孙权小儿在淮水边对峙,许都空虚,此乃天赐良机!不如就此反了他娘的,攻下许都,迎奉天子!”

关羽丹凤眼微眯,抚须沉声道:“三弟稍安。林羽此举,绝非单纯相助。其意在驱虎吞狼,令我等于曹操后院放火,解他荆州之围。然……曹操势大,我等兵微将寡,仓促起事,恐难成功。”

简雍补充道:“云长所言极是。林羽虽援手,然其要求模糊,只言‘共抗国贼’,却无具体盟约策应。我等若贸然举兵,荆州是否会真出兵相助,犹未可知。此乃借刀杀人之计,不得不防。”

刘备沉默良久,目光扫过众人,缓缓开口:“林文辅非庸主,其麾下诸葛、庞统皆奇才,此计阳谋也。我若不动,则受其资助之事,迟早为曹操所知,届时必无幸理;我若动,则是以卵击石,正中其下怀。”他深吸一口气,“然,汉室倾颓,曹贼篡逆之心日彰,备世受汉恩,岂能坐视?此非为林羽,乃为天下也!”

最终,刘备定策:全数收下援助,加紧整训士卒,但暂不举事。 遣简雍再赴襄阳,表面致谢,实则提出更具体的合作条件:要求荆州方面提供曹操在兖、豫二州的精确布防图,并约定在刘备起兵时,荆州军需在宛城、新野方向做出强力策应姿态,以牵制曹军主力。他要将林羽也绑上战车,共担风险。

消息传回襄阳,林羽与麾下谋士皆露出“果不其然”的笑容。

“刘备,猾虏也!”庞统嗤笑,“既要实惠,又不想独担风险,还想拉我下水。”

诸葛亮羽扇轻摇,淡然道:“此乃枭雄本性,不足为奇。其要求虽苛,却也在情理之中。亮以为,布防图可部分给予,以示诚意;策应之事,亦可允诺,然规模与时机,当由我掌控。”

林羽颔首,正欲开口,脑海中湛蓝色系统界面骤然亮起,冰冷的机械音回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