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三路伐曹与凤栖襄阳

建安十四年冬,凛冽的朔风席卷中原,襄阳城荆州牧府的书房内,炭火盆烧得正旺,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肃杀之气。巨大的山河舆图上,代表各方势力的旗帜密密麻麻,而林羽的目光,正死死锁定在黄河以南、曹操控制的广袤区域。司马懿遗策中的“上策”——待中原有变,分路出击,此刻正与他的战略构想高度契合。不再犹豫,他决意趁曹操主力因合肥之战而被牵制在东线、西部防御相对空虚的天赐良机,在西起凉州、东至陈留的广阔战线上,发动一场旨在极大削弱曹操实力、夺取战略主动权的多路协同攻势。一道道蕴含着他意志的军令,如同淬火的利剑,从这荆襄中枢,携着凛冬的寒意,飞向各方前线。

【系统提示:宿主选择“上策”——三路伐曹,伺机而动!全军进入“协同作战”状态,初期战役配合度提升15%。若三路中两路以上达成战略目标,将获得“战略主动权”特效,未来半年内对曹操势力作战时获得先手优势。】

一、 西线铁骑,孟起叩关

第一道军令,以八百里加急发出,目的地是长安的周猛与凉州的马超。

“令:征西副都督周猛,即刻率长安留守精锐骑兵一万,火速西进至安定郡临泾城,建立前沿据点,接应凉州方向,并威慑关中!擢升马岱为凉州都督,假节,总揽凉州一切防务,镇守金城,重点抚慰羌胡各部,确保后方无虞!平西将军马超,尽起凉州铁骑,不得少于两万,东出萧关,沿祖厉河快速南下,给朕横扫曹操所属的北地郡、上郡黄河以西的全部城邑!扫清障碍后,兵锋直指左冯翊的夏阳渡口,大张旗鼓,打造舟筏,摆出强渡黄河、威胁并州之势!务必要让曹操感到其西北门户洞开,迫使其从邺城周边甚至东线分兵回防!”

这道命令意图极其明确:利用马超新胜之锐气、凉州铁骑无与伦比的机动性以及复仇的怒火,在曹操防御体系最薄弱的西北角落,狠狠楔入一颗钉子。此举并非旨在立刻夺取多少土地,而是进行强大的战略牵制,打乱曹操的整体部署。

凉州金城,马超接令,眼中复仇的火焰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交织燃烧,他立刻召集麾下庞德、马休、马铁等将,声音铿锵:“弟兄们!主公军令已至!雪恨之时到了!随我东出,踏平曹贼西北壁垒!” 两万西凉铁骑如同决堤的洪流,带着震天的蹄声,向东南方向席卷而去。

二、 中路诱敌,翼德伏击

第二套更为复杂的指令,同时发往许昌的赵云、洛阳的张飞以及官渡前线的魏延和庞统。

“令:镇军将军赵云,率许昌精锐步骑混合兵马两万五千,大张旗鼓,北上佯攻陈留!攻势务必猛烈,旌旗要铺天盖地,辎重要络绎不绝,营造出我军志在必得、欲图切断官渡与许昌联系的态势,迫使曹仁从官渡大本营分派重兵救援!”

“令:车骑将军张飞,率洛阳精锐两万(以步兵为主,辅以精锐骑兵),秘密东进,昼伏夜出,潜伏于陈留以西圃田泽附近的丘陵林地及交通要道。多派斥候,精准掌握曹仁援军的动向、兵力及行军路线。待其援军主力过半进入伏击圈,听中军号炮为令,突然杀出,全力截断其归路!与子龙部前后夹击,力求全歼该部援军!战后,不必休整,立即与子龙合兵一处,合力猛攻陈留城!”